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3271100000026

第26章 顺境容易淘汰人,逆境才是真受益

声色名利、美食华服等在顺境中得到的东西,都应该看做毒药毒箭等一些能置人于死地的东西。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说:“人生中有许多不顺利的地方,对于这些我们应该把它们看做真实受益之处。而声色名利、美食华服等在顺境中得到的东西,都应该看做毒药毒箭等一些能置人于死地的东西。”在弘一法师看来,顺境对人来说比逆境更可怕。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从而获得成功。顺境容易迷惑世人,在安逸舒服的生活当中,人们容易失去斗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

有一次,弘一法师从温州到宁波,挂褡于七塔寺。夏丏尊先生听说了,前往看他。

七塔寺云水堂里共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床铺分两层,是统仓式的,弘一法师住在下层。他对夏先生说,到宁波三天了,前两天是住在一个旅馆里的。夏先生问他:“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吧?”

“很好!臭虫也不多,只有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夏先生邀他同往上虞白马湖小住几天。他的行李很简单,铺盖是用破旧的草席包的。到了白马湖,他自己打开铺盖,先把那破草席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头,然后拿出一条又黑又破的毛巾走到湖边洗脸。

夏先生说:“这毛巾太破了,替您换一条好吗?”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说着,他把那条毛巾珍重地打开来给夏先生看,表示还不十分破。

法师是过午不食的,第二日午前,夏先生送了饭菜去,在桌旁坐着陪他。碗里所有的只是些萝卜、白菜之类,可是在他看来,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了。他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萝卜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真使人见了要流下喜悦惭愧之泪!

第三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夏先生也同席。其中有一碗非常咸。

夏先生说:“这太咸了!”

他却说:“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夏家和他的寓所相隔有一段路。第四日,他说,以后饭不必送来,他可以自己去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色。

“那么,逢天雨仍替您送来。”

“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两字时,神情上竟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他看出夏先生有些不安,就说:“每天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仓好,破旧的席子好,破毛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菜好,走路好。什么都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当他吃萝卜、白菜时,那种喜悦的光景,萝卜、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的了。在他看来,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都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受。

如果处于顺境中,你的事业会青云直上,成功会加快;如果处于逆境中,你的意志会得到磨炼,越挫越勇,更加一往无前。大师或许正是知道顺境比逆境更可怕,更能摧残人,才让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大师是借此来磨炼自己呀!可是,为什么顺境那么的可怕呢?它给我们的教训又有哪些呢?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开进北京城。他多年征战,终于获得了胜利,一股自豪之情涌上心头。

军队进城之后,士兵开始骄傲自满,胡作非为。李自成虽然生活俭朴,但是却以帝王自居,深居内宫,对部下的所作所为也不像以前那么清楚了。吴三桂看到义军在京胡作非为,就勾结清军讨伐李自成,最后,李自成率军西退,最后以起义失败告终。

历史留给我们很多类似的惨痛教训,它告诉我们,顺境往往就是灾难的温床,顺境最容易让人失去警戒和防备,所以范仲淹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弘一法师把顺境里的一切看成毒药毒箭,其道理就在这儿。同时,大师也是在警示人们,不要贪图和安于享乐,这不是人生的福泽;也不要埋怨人生苦难或坎坷,这或许就是你幸福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