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3271100000010

第10章 没有贪念,才不会招魔

贪求名,就被火烧死;贪求利,就被水淹死,这是水火二灾。再贪求荣华富贵,就会死在风里。

——宣化上人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宣化上人说:“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宣化上人把“贪念”看成是“招魔”的诱因,他说:“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参禅的人,不能执著境界的存在,更不要贪着神通。若有贪着,便会走火入魔。也不要贪着虚妄的名利,否则会入旁门左道,成为魔王的眷属,实在可怕之至!”“不是说,我坐禅有所企图,贪着有个什么境界现前。如果有这种妄想,便会招魔来扰乱。”“贪求名,就被火烧死,贪求利,就被水淹死,这是水火二灾。再贪求荣华富贵,就会死在风里。”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贪念会让人不能安心修行,那么,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贪欲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扰呢?

据说,佛祖原先并没有为蜈蚣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多,当然跑得快。”于是它向佛祖祷告说:“佛祖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佛祖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粘,从头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躯体,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反而比以前走得更慢了。

可见,贪心越大,失去的就越多。人生的很多痛苦乃至不幸,就像故事中的蜈蚣,往往都是贪念造成的,所以有人说:“患起于多欲,祸生于贪心。”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于是继续拼命地向前跑去。结果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

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贪婪使这个农夫不知道全身而退,于是他失去了一切。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这就是宣化上人所说的“贪念会招魔”。所以,一个人欲望太盛,就要消除欲望,这样,才能将人生转移到合理的轨道上来,不然,就会“招魔”,就会出现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淡化自己的欲望,将“魔”挡在自己的人生之外呢?宣化上人这样说道:

“在参禅时,用‘忍耐心’来克服一切疼。腿痛不管它,腰酸不理它。要想开悟,就得忍耐。不能忍耐,就不能开悟。这个忍,包括忍饥、忍渴、忍寒、忍痛,一切都要忍耐。若是能忍,就破除我执。若没有一个我的执著,向内观心,心也没有了;向外观形,形也没有了;向远观一切物,物也没有了。这时‘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就是一个空。这个空,还不能执著它,如有一个空的存在,那还是一种执著。要把空也没有了,才能与法界合而为一,与虚空没有什么分别。这种境界到了极点,就是一个定。在定中,不是糊糊涂涂的,而是明明白白的,所谓‘如如不动,了了常明。’”

宣化上人说的不仅仅是参禅之道,更是为我们提出了消除贪欲的方法。在上人看来,消除欲望的方法是,一是要学会忍耐,有抵制诱惑的耐力,这样就能抵御贪欲;二是要学会自我放弃、自我解脱,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仅关系到脚下的人生,更关系到我们每日的心情。生命属于个人,每个人有权设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所有的心愿,只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都应该受到尊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生命的过程中,一切物质及肉体都是不可靠的奴仆,想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就必须放下这些本性之外的东西,而追求生活本身淳朴,这样才能活得惬意。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