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088

第88章 中国人来源之谜

遗传学的证据告诉科学家,中国人是在非洲“长大”之后走到中国来的;而考古学的发现用同样无可辩驳的证据说,我们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大”的。基因研究与考古发现发生了重大冲突,那么,究竟中国人在哪里“长大”?

遗传学者宣称,实验室的DNA测试表明,中国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在六万至十万年前来自非洲。而考古学家的证据却言之凿凿地说,中国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大”成人的。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人类基因研究中心教授金力说:“我们从基因变异中发现,十万至二十万年前,现代人的共同祖先出现在非洲,而各地男人之间的差别不超过十四万一千年,大约在六万至十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后代向东沿印度洋迁入东南亚和中国。”

这在中国古人类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关于“现代人的起源”已争论了几十年,遗传学学者的加入使争议变得空前激烈。

该研究结果为“夏娃假说”提供了证据。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威尔逊实验室做了一项实验,从不同人种的148个胎盘中提取DNA研究,从而提出“夏娃假说”:所有的现代人都有一个共同祖先———二十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妇女,她的后代在十三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各大洲取代了当地居民。

反对“取代论”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他认为:“人类的进化是多样性的,我相信欧洲的大部分‘原住民’被来自非洲的人取代了,这在化石上得到证实,但不能因此认为亚洲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中国人的进化是以连续进化为主,附带与境外人类的杂交。”

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化石是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牙化石。吴新智说,不同时期的化石有共同特征,如铲形门齿、长方形眼眶、脸较为扁平等,这表明至少一百七十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80%~90%的中国人门牙的背面是铲形的,在中国发现了很多门齿化石,它们的背面全部是铲形的,而在非洲,这种情况只有百分之十几,在欧洲还不到10%。而在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美国专家魏敦瑞便提出,头骨特征显示,北京猿人和现代黄种人有密切的联系。

争议双方均指出,目前争论的是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等地的现代人是由非洲现代人进化而来、还是由当地古代人进化的?由于非洲发现了四百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而在其他地方最早只发现一百八十万年前的化石,古人类学界普遍认同“非洲起源说”,即人类的共同祖先在二百万年前走出非洲。

金力说:“遗传学没有发现这种连续性,因为不可能拿到古代的DNA,无法做比较,但如果当地智人更接近现代人,现在看到的进化谱系的结构将会完全不一样。我们在东亚和东南亚采集了1500~2000份样本,基因研究表明,没有一例可能是由当地古老人种进化的,即使有,对现代群体的基因贡献也不大。”

他质疑:“这些化石的‘共同特征’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否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而后的解释似乎近于诡辩:“不客气地说,如果人的骨头有1000个特征,找出3个‘共同特征’应该不太难。”

金力教授客观地分析说:“随着人类基因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新的遗传标记不断发现,我们将继续对人体22对常染色体和女性的X性染色、以及线粒体DNA进行研究,以最终揭示中国人的起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