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079

第79章 西沙群岛古代沉船之谜

1998年的夏天,在宁静炽热阳光下行驶的“琼海00389”号船拖着一只小艇,艇后漂浮的水手通过水镜仔细向海下搜寻。忽然,几座石雕吸引了他的目光,仔细一看,是一座整服威仪的文官雕像,头部已断落,颈上长着一株珊瑚,旁边还卧着一头石狮。他兴奋地抬手击水发出信号,在船上焦急守候的人顿时来了情绪,并有序地投入到水下录像、测绘、打捞遗物等工作中。这是探访西沙群岛水下文物的一个细节。

中国水下考古者认为,目前中国水下考古的主要任务是重现消失已久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寻觅西沙群岛的水下遗物尤其是沉船遗址,是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途径。1975年,广东省考古工作者在西沙北礁调查时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唐代青釉罐和青釉碗,便是当时沉船遗留下的物证。宋元明时期,西沙群岛的暗礁仍是阻碍频繁往返的中外船只的一道天然屏障。根据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示意图,每次都由南京出发经福建、台湾海峡、南海至越南南部,西沙群岛正是这条主航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曾经挡住了多少航船的去路,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