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161

第161章 统万城之谜

统万城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存,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但历经千年,加之毛乌素沙漠的狂风乱沙,统万城的面纱越来越厚,以至于他的面庞逐渐模糊,好在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考古设备与遗址中的遗存进行历史的对话。但是即便如此,统万城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勃勃信佛而建永安台?

在统万城西城南部中央,是高约十米的永安台遗存。永安台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是由相对独立的夯土块组成的庞大的夯土台。考古人员在发掘之时,发现永安台有大量的坍塌,通过对夯土层的分析,已经近似原貌地恢复了永安台的基座。就永安台在当时的功用,根据史书记载,研究者们各持己见。

最强烈的声音说这是赫连勃勃信佛而建的祭祀台,拜祭天神而用。赫连勃勃建国前为后秦姚兴部下,受姚的信佛影响,建国后他大兴建寺造塔传教,这些都表明赫连勃勃是深信佛教的。同时,统万城出土了很多铜佛像。史书上记载,统万城西城宫殿旁有祖庙、明堂等建筑,而西城的四城门也是依照佛教规矩门不开在中间,而留在旁侧,所以,永安台完全有可能是赫连勃勃建立的祭祀台。

但仍有考古学家表示,永安台只是当时的一个礼仪场所,可以检阅军队、宣读诏书、接待臣民。据史书记载,赫连勃勃的二儿子赫连昌的登基仪式就是在永安台举行的。也有人表示,永安台只是统万城的一座钟楼或者鼓楼。永安台的功用,成为了一个谜。

是“蒸土”,还是化学蒸气?

史书上记载赫连勃勃动用十万劳工,“蒸土筑城”,其中“蒸土”有两种解释:一是把筑城的土闷入水,然后在阳光之下曝晒,半干之时运土上墙,进行夯筑,这样一来,土质不会松软,也不会成为粉状,在夯打过程中“水闷之土”即可成为黏结在一起的块状。二是用烧热的水来和土,然后再加上夯筑的力量,夯筑的土黏结后更结实。

还有一些考古专家认为,如果是“蒸土筑城”,那遗址中就应该有“蒸土”所用到的一些蒸土作坊的遗存,可目前的考古中并没有发现。建造偌大的三合土城池,必须烧制大量的石灰,可能是生石灰加水,在其变成熟石灰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气,蒸雾腾腾,就被人传为了“蒸土筑城”。这说明赫连勃勃建城已经开始使用化学的方法了。民间还流传着筑城时土中加入了牲畜的血和糯谷等,经过化验鉴定也无法确定。

是浇筑,还是夯筑?

统万城到底是夯筑还是浇筑也没有定论。有文化研究者认为,在遗址城里城外到处都可以看到从城墙上剥落下来的如水泥板一样20厘米的灰白色片段,这么薄厚的泥沙混合物是无法用夯打压的,同时夯筑城墙硬度和抗毁度完全不及浇筑城墙。以三合土为材料,用浇灌的方法浇筑成形,是这座古城虽然历经千年,依然能够傲立沙海的重要原因。

而统万城考古队队长邢福来推测城墙为夯筑,他们在挖掘永安台的过程中,发现台体上夯层明显,并且有很明显的夯窝,这是最有力的事实证据,浇筑是不可能存留夯窝的。同时,夯筑也是我国古代都城大多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例如西安的明城墙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