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130

第130章 北京古城独缺一角之谜

明朝修建的北京内城城墙并没有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都为整齐的直角,却唯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认为这和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令谋臣刘伯温、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朱元璋看后觉得不妥,他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城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说罢,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随后,由皇帝改动的城池图正式诏示天下。此后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因此,北京城四面城墙也未能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是整齐的直角,而西北角从德胜门至西直门一线却成了抹角。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的北城墙,在现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五里处,至今遗迹尚在。令人注目的是,它的西北角并无异常,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北京城时,为了便于防守,遂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于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接受。

近年来,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在研究卫星照片时发现,紧贴着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正巧有一条断裂带平行于城墙通过。另外,在抹角的外侧,卫星照片上隐约可见到直角的影像,这可能就是古老墙基的影像。据此,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这样一来,城墙西北角正好斜跨断裂带。由于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弱了。也许是因为多次倒塌,后来才改建成现在这种抹角式的城墙。这样,城墙也就巧妙地避开了断裂而能峙立长久了。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专家还不能肯定哪一种看法是符合事实的。不过,这个“三缺一”的城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的遐想,让人更加感到北京这个古都深厚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