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117

第117章 冈底斯山中的“切莫”之谜

西藏的萨嘎到仲巴一带,“野人”出没盛传已久。1996年9月,中韩联合登山队攀登的冷布冈日峰,恰好位于萨嘎与仲巴两县之间。这就给了新闻媒体一个了解这一带有关“野人”传说的机会。

冷布冈日位于著名的冈底斯山脉中段,也是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海拔 7095米。1996年9月14日,记者和登山队员一起到达冷布冈日,在海拔约 5266米的山脚下扎营完毕,营地旁的两户藏族牧民就来与登山队员寒暄,藏族登山队员扎西、拉巴则充当了翻译。

聊天中记者得知,两户藏族牧民,一个叫尼玛,21岁;一个叫赤丹旺加,38岁。由于大雪封山季节将至,他们本已准备把牛羊从高山牧场转移到冬季牧场,看到登山队员来了,他们便决定再多住几天。

10月21日,中方总队长李致新与拉巴去海拔5600米的前进营地,途中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李致新“排除”了熊脚印的可能,并拍了照。藏语翻译拉巴这时说,当地老乡告诉他,这一带“野人”活动频繁。有个十几岁的牧民男孩晚上在羊圈睡觉时遇到“野人”袭击,耳根被扯烂,耳朵被拉扯到嘴巴的地方,现在还歪长在那里。

一回到大本营,拉巴就兴冲冲地向尼玛和赤丹旺加描述见到的脚印。

“那就是‘切莫’了。这一带“野人”每年都会出现一两次。”

当地藏语的“切莫”,就是“野人”。

冬季逼近,冷布冈日地区已经很冷,晚上气温通常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10月22日,午夜刚过,帐篷外面突然传来群狗的狂吠,并且好像在追逐着什么。随队记者被狗叫吵醒了,怎么也无法入睡,便在那儿胡思乱想:是狼呢?还是野牛?是熊,还是“野人”?

第二天,牧民说,昨晚“切莫”经过了这里。秋季是“切莫”活动最频繁的季节,但帐篷多的地方“切莫”轻易不会靠近。

早餐时,“野人”成了大本营人员的热门话题。中国登协秘书长于良璞鼓动说,就“野人”这个专题,好好采访一下牧民如何?

尼玛、赤丹旺加被请来了。

众人在大本营的帐篷前围坐一圈,听他俩讲述冷布冈日一带“野人”的故事。韩国人也被这个全世界都很感兴趣的话题所吸引,也跑来听故事了。

尼玛说,他小时候差点被“切莫”杀死,有一年在一个叫阿喀宗的冬季牧场。当时他正在放羊,忽然看到一个身上长毛、直立的庞然大物远远地向他走来,他吓坏了,立即找了个狭窄的石洞躲了起来,“切莫”围着他躲藏的地方转了很长时间,因为进不了他躲藏的地方,先是急得“噢噢”叫唤,后来就沮丧地走了。

年纪大些的赤丹说,“切莫”杀人,也喜欢吃肉,但却不吃人肉。他指着山脚正东方向说,1984年,我们村里,就是“虾给村”,有个43岁的女人放牧时被杀,女人头皮被撕下,两肋被打烂,过了好长时间村里人才发现,但被杀女人身上没有嘴撕咬的痕迹。村里人发现后,带着猎枪沿着地上的血迹追捕“切莫”,追了很远,但没有追上。

赤丹还描述“切莫”的形象说,“切莫”的嘴有点尖,会发出嘘嘘声。脸长有毛,但毛不多。耳朵很像人,能直立行走,大的两米多高。腿上毛比较长,身上毛较短,毛棕灰色,“切莫”都没有尾巴。他的力气很大,用上肢就可把牛羊撕开。“切莫”都是一家家地活动,每个家庭大概有五六个成员。

赤丹还用手在地上画出了野人的足印和手印形状。登山队随队记者看他在地上描画的手爪形状很像大猩猩的手爪,但登山队有人否定了这个猜想。因为这一带从没有猩猩活动的说法。

据中韩联合登山队随队记者披露,近年关于“切莫”活动最轰动的事,发生在1994年8月间。在登山队大本营东面的山坡下,有个名叫“良布”的村庄。那是8月的一个深夜,良布村牧民的羊圈突然遭到“切莫”的袭击。

羊群的惨叫声惊醒了牧民,5个青壮牧民立即骑上马,带着网,向山上追去。途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母“切莫”领着四个小“切莫”正向山上逃去。赤丹说,不知为什么“切莫”特别怕马。那5个骑手很顺利地用网把这一大四小5个“切莫”全都困住,然后通通杀死了。

“后来呢?”记者问道。

“5个牧民把杀死的“切莫”都丢弃在山上了。后来听说山外来了个人,用车把它们拉走了,但不知道拉到哪去干什么用了。”

大本营中有人怀疑是棕熊。但赤丹很肯定地说,“切莫”不是棕熊,因为他发现过野人的洞穴,里面有用来做垫的羊皮,这羊皮显然是“切莫”杀死了羊后自己剥下的。他还指着大本营正东方向的对面山坡说,他在那边就发现过“切莫”的洞穴,里面还有猎物的骨头。

故事听到兴头,记者问尼玛和赤丹:“你能带我们去找‘野人’吗?”

“如果有枪的话,我们肯定能帮你们找到‘野人’。”

为什么要带枪呢?他们解释说,“切莫”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但面对面相遇,他会拼命的。

这时登山队有人插话说,日本有个机构悬赏活捉野人,奖金50亿日元,谁要抓到野人就“发”了。这天方夜谭把大家都逗乐了。

说笑归说笑,记者倒是真打算抽空专程下山一趟,去良布村采访捕杀5个“切莫”的当事人。但风云突变,后来就没有机会了。

23日夜,冬季的第一场大雪突然向冷布冈日扑来。

24日,为防止被大雪困在冷布冈日山区,中韩联合登山队决定立即拆除帐篷撤出冷布冈日。同时派人上山,通知前进营地的中韩双方队员紧急下撤,据这名记者所写,那天他也去了前进营地,在风雪弥漫的山途中,突然发现大约百米左右的地方,一头巨大孤独的黑牦牛正扭头打量着他。在西藏曾多次听说,野牦牛都是独自行动的,而且力大无比的野牦牛能把越野车顶翻,要是与心怀敌意的野牦牛遭遇,就死路一条了。

与这庞然大物猛然遭遇,记者心中一惊。此时他已经走得很累了,环顾四周竟无一巨石可供周旋。眼下这牛对他的威胁要比“切莫”现实多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于是他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回头打量,那牛竟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直到看不见了那牛时,记者忽然发现,他竟出了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