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13269000000105

第105章 长寿之乡之谜

是不是生活条件越优越的地方,人们的寿命就越高呢?其实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国际自然医学会曾经宣布:厄瓜多尔的比尔班、欧洲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为全球五大长寿之乡。这五大长寿之乡都没有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的甚至是非常贫困的山区。

就拿中国的两个世界级长寿之乡来说,它们都属贫困山区,而一直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典型贫困县的巴马县,却高居世界长寿乡村之首。1990年9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巴马县224043人中,70岁以上的有7523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972人,百岁以上的寿星有66人。每10000人中就有3名“超级寿星”,属世界绝无仅有。

这个现象真的非常有趣。也许,贫困并不总是意味着偏僻落后、穷山恶水、愚昧疾病。贫困和长寿也有什么联系吗?让我们深入巴马地区看一看。

巴马地区是举世闻名的“石山王国”,平均海拔300米至600米,最高的塔云山达1216米,境内峰峦叠嶂,怪石峥嵘,岩石裸露,洼地密布,形成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弄场”数千个,素有“千山万弄”之称。年降水量1600毫米,“暴雨一来土冲光,雨过天晴旱死秧”。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带大部人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半数以上的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在这种穷山僻壤,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很困难,还能长寿吗?

在巴马,最有名的贫困之域和长寿之乡就是西山乡。全乡总面积150平方千米,耕地仅占2.8%,人均口粮105公斤,人均收入169元。据说大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已经达到温饱的也不富裕。

奇怪的是就在这一带却多出寿星,据说在深山弄场里有,附近寨子里更多。长寿的人多不在山上,而是聚居于山下那些山间洼地的底部。一个几百平方米的洼地,从洼底到山顶,往往有二三百米,大部分山民从小到老就同这些山山洼洼相伴。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坡,日出而耕,日落而归,入夜而宿。寨子里有一位壮族女寿星,名叫杨美香,是年105岁。她曲着身体,匍匐走路,显得有些营养不良,但坐卧吃喝自如,据说她一顿能吃两碗饭,还拌有火麻油炒菜。她有5个儿女,大女儿年过82岁,小儿子也有72岁,生活都能自理,还能劳动。据了解,一般的百岁老人,从年幼就参加生产劳动,每天闲不着,干活可达10个小时以上。直到晚年,也能从事轻微的劳动。日子过得基本够吃,生活水平一般处于全省平均线之下,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长寿老人大都为人善良,待人热忱,性格随和,不大喜大悲,或伤神动怒,甚至遇重大刺激,也是泰然处之。

在这贫困、封闭、交通不便,但却宁静、幽雅、山清水秀的西山乡,主产玉米、黄豆,还有红薯、水稻、豌豆、小米、火麻、芭蕉等食用作物,菜类有南瓜苗、南瓜、黄瓜、竹笋、苦马菜、红薯嫩叶。食油常用火麻子油、油茶子油、黄豆油。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火麻子与火麻油。壮民们介绍,用火麻子喂鸡,蛋大,黄红,味道鲜美,火麻油吃了养身。据有关专家化验,火麻子含有油酸、亚麻酸、亚钠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且易溶解于水,便于为人体吸收,具有很强的抗衰老功能。当地作为主粮的玉米,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营养价值亦高于其他产地的。壮、瑶和汉民们还喜欢喝用当地粮食酿造的一种土酒、用名贵中药蛤蚧泡制的蛤蚧酒等补品,至于它们同长寿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由于长期贫困、封闭,当地人民过着清茶淡饭一杯酒的简朴生活,少吃大鱼大肉,更不暴吃痛饮,一场欢喜一场愁,这些都是长寿所忌讳的。

除此之外,山区气温低,云雨多,利于避暑;林木葱茏,空气洁净;气压低,可增强人体呼吸功能;日照紫外线强,又可为空气消毒杀菌,且为人们提供天然维生素D;尤其是山地多瀑布、喷泉、雷雨和闪电,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有“长寿素”之称的负离子等。在巴马一带,这些基本的“长寿”条件都具备。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放松的心态恐怕也是人们普遍高寿的重要原因。比起嘈杂的城市,这里除了鸡犬之声相闻,壮族男女对歌而外,听不到高音喇叭的嚎叫和机器车辆的轰鸣,更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和“文明社会”的种种公害与弊病。人们贫而忘苦,困而忘忧,超越红尘,与世无争。“世外桃源”式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事关系,有劳有逸的生活节奏,岂不促进身心健康,人当然活得快乐长久了!

根据大家的观察,事后对这个“野人”的形象作了这样的概括:雄性,约2米高,全身长着一寸多长的棕黄色的毛,只有脸上颧骨处没有毛,可以看见脸上的皮肉。头上黑色的长发披垂到肩,嘴上的毛像长胡子,胳膊、腿部都很长,手像人手,但比人手大得多,脚长40厘米,脚趾像人的,约5厘米长,耳、鼻也像人的耳鼻,但大得多。手里拿的棍子约1.2米长,估计约6~7厘米粗,呈浅黑黄色。

几天后,在一天的半夜两点半多钟,哨兵猛然发现,这个家伙不知什么时候钻进了帐篷里的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