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迫在眉睫
13263200000050

第50章 后记:中国须学习“冲撞的艺术”

当我写完本书正文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时光刚好进入2015年1月。

2015年1月,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年份和月份,普通得让人没有任何的想象力,甚至还有些忐忑、不安和骚动。

这是因为这一年的中国经济将持续下滑,而这势必将影响千家万户的生活。虽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人们不知道,改革对经济下滑的“止跌”作用究竟有多大?人们也不知道,改革这一知易行难的事物,在2015年究竟能否全方位展开?人们当然更不知道,在这一情况下,未来的中国经济究竟将下滑到什么程度?

2015年1月,环顾世界,人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动荡了,三个不同的“气场”虽各自为政,但又犬牙交错,互相影响,那就是石油能源场、金融货币场、地缘政治场。

2014年下半年,国际石油价格大跌,对许多经济体而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更重要的是,国际石油价格大跌,究竟是阴谋还是“阳谋”?究竟是美国打压俄罗斯,还是沙特打压美国页岩油?2015年国际油价走向究竟如何?

2014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国家则都陷入困境。这一困境在中国被称为“新常态”,在欧洲被称为“大停滞”。

2014年全年,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异常激烈。上半年,俄罗斯夺下克里米亚,略胜一筹。但下半年,国际油价大跌、卢布危机则使俄罗斯元气大伤。2015年,俄罗斯将如何绝地反击?

就在我撰写这篇“后记”时,一连串事件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1月15日,瑞士央行宣布瑞郎与欧元脱钩;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超过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以拯救喘息之中的欧洲经济。

-1月23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去世。1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印度,本准备派副总统拜登参加1月28日阿卜杜拉的葬礼。但1月27日,奥巴马忽改行程,临时飞往利雅得,参加葬礼后又与沙特新国王萨尔曼会谈。但国际媒体却没有透露任何“干货”。密谈背后,究竟酝酿着2015年国际油价和地缘政治的何种变数?

-1月26日,人民币忽然大跌;同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宣布再跌。

-几乎同时,标准普尔将俄罗斯卢布的评级降为“垃圾级”,俄罗斯经济和卢布的冬天,正酝酿着一个西伯利亚式的冰川和危机。

时近2015年中国农历新年,圈内人士都在揣测:

-2015年,经济复苏的美国何时加息?遭遇经济“滑铁卢”的中国,何时持续降息、降准?人民币持续贬值,是否将导致大量资金外逃?

-俄罗斯这一年将酝酿什么样的“重拳出击”?普京的“重拳”或“暗拳”是否会伤及中国?

未来的几年里,两大因素将成为中国势必面临的挑战:第一,世界经济高度动荡;第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上升。

在地缘政治冲突方面,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周边正在酝酿的种种潜在危机,这是穿插于本书各个内幕故事之间的内在逻辑。

但对“新常态”的中国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微妙调整的心态。当中国即将或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冲突即将成为我们与世界关系的“常态”,我们究竟如何把握其间的“度”?当“准冷战”似已成型的时候,我们是否准备与“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展开一场全面的对决?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狄更斯描写的是18世纪下半叶高度动荡的巴黎,以及19世纪上半叶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伦敦。

斗转星移,时空背景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人类文明进化历史上,总有一些深层的逻辑,对21世纪初处于急剧转型期的中国依然是适用的。

邱震海

2015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