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迫在眉睫
13263200000025

第25章 2016—2020年:台海再现战云,大陆腹背受敌?(9)

第一,完全倒退到陈水扁时代,亦即2000—2008年之间的年代,两岸关系大幅逆转,“台独”风险大幅上升,大陆方面再次认真做好对台军事斗争的准备。

第二,维持在马英九上台八年,亦即2008—2016年之间的水平,虽无政治议题的突破,但却在两岸人员往来、经贸合作、金融互动等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第三,较马英九时代大幅倒退,但却不致倒退到陈水扁时代的恶劣程度。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的两岸关系,应该不致倒退至2000—2008年陈水扁时代的水平。这里有两个理由支撑:

第一,2008年民进党丢失政权后,花了六年的时间励精图治,进行内部调整,终于得以在2014年年尾的“九合一”选举中得以重振雄风。必须承认,蔡英文的相对理性、中道的风格起到了一定作用。毕竟,这些年,随着中国大陆的迅速崛起,全球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至少在经济上无法绕开中国大陆。民进党若继续其原有的孤立政策,最后只能使台湾沦落为“孤岛”。因此,今天的民进党已经不是2000—2008年的民进党可以类比。

第二,2000—2008年间,中国大陆军方确实认真做好了对台斗争的军事准备。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2008年夏天,解放军一名高级将领对我说:“我们前些年对台军事斗争的准备是认真的,我们是真的准备攻打台湾的。”那年的夏天,马英九已经上任。但无论在国际会议的现场还是私下聊天,人们依然可以感觉到解放军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随时待战状态。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推断,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如果两岸关系向陈水扁时代的水平滑落,解放军将很快重返2008年前的随时待战状态。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背景不得不提:

第一,2008—2014年,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较2008年之前的水平,又提高了许多个等级。2003年初夏,德国国防部一名上校参谋在香港这样对我说:“解放军的技术装备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台军事动作的需要。我们仔细研究过解放军近年的武器装备,发现其中许多根本是攻打台湾时用不上的,而是直接针对美国或日本的。”九年后,亦即2012年,台湾海军前副总参谋长兰宁利中将在我的节目中坦承:“我要向各位观众报告的是,我们台湾的军力与解放军已经不在一个战斗等级上。因此,台湾海军要与解放军去拼战斗力是无谓的。”

第二,2012年年底,中国新一代领导上任,反腐,尤其是军中反腐的力度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消除了腐败的解放军,再加上近年在武器装备上的迅速提升,无疑如虎添翼、所向无敌。

因此,无论是近年两岸军力的逆转,还是民进党近年的相对理性、温和的调整,都指向一个战略趋势:2016年后的民进党,不致做出陈水扁那样的利令智昏的举动。

问题是,民进党毕竟不是国民党。2016年后的两岸关系,虽不致倒退到陈水扁时代的水平,但究竟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恶化局面?

2014年临近年尾,“九合一”选举刚结束,民进党内部就出现了一个讨论,其内容听起来匪夷所思:是否释放陈水扁?这个议题外人听来荒唐,但在民进党内部却已经讨论了好几年,只不过由于国民党大权在握,民进党一直无法操作这一议题。如今,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胜,2016年政权轮替在望,释放陈水扁这个看似荒唐的议题才不但被提出,而且居然开始得以认真地操作。就连2006年“倒扁”风潮的领导人施明德也不得不表示,只要陈水扁愿意公开道歉就可以被释放。(2015年1月5日,陈水扁被保外就医。)

2016年后,民进党主政下的两岸关系,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经济领域:过去八年,两岸经贸、人员、金融领域的密切往来是否将中断或大幅倒退?

第二,政治领域:民进党是否将维持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策略?还是将在“修宪”等实质性“台独”方面迈出步伐?

第三,两岸和谈:民进党是否可能推进两岸和谈进程,但却提出令北京完全无法接受的条件?抑或民进党将完全冻结两岸和谈进程?

上述三个短短的问题,其实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可能性:

-若两岸经贸、人员、金融往来大幅倒退,是否同时伴随着政治领域的“台独”步伐?

-若民进党在“台独”实质性举措方面按兵不动,而只是在经贸、人员、金融互动方面倒退,大陆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民进党一旦在“修宪”等方面迈出步伐,大陆方面的最低底线,亦即最大的容忍空间将是什么?

-一旦民进党愿意展开和平谈判,可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条件是大陆完全不能接受的?

2016—2020年:大陆和民进党的压力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北京从现在开始必须仔细评估的问题。其实,对北京而言,要评估的主要是两个问题:

第一,北京的最低容忍底线在哪里?

第二,北京可以放开的容忍上限在哪里?

所谓最低容忍底线,乃指民进党只要跨越这条底线,那就意味着两岸的战争状态,抑或北京开始实质性的战争准备。而所谓可以放开的容忍上限,则指北京可以在与民进党互动方面放弃一些前提,或放开一些条件。

从以往情况来看,北京的最低红线,就是民进党的“修宪”进程。一旦“修宪”进入实质性阶段,北京就将启动战争状态的准备。2016年后的民进党,是否可能鲁莽到这一程度?还是将“修宪”的内容有所调整?

至于北京迄今设定的与民进党正式交往的前提,就是民进党必须放弃“台独党纲”。过去若干年,这一前提的实质性成效有限。2016年后,再要民进党放弃这一党纲才能与大陆互动,从策略层面上考虑是否现实、有效?这是北京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2016年后,对北京来说最不能容忍的恐怕是,民进党在经贸、人员、金融往来方面维持不变,但在开启两岸和平谈判时,塞入实质性的“两国论”或“两个政治实体论”。

从宏观层面上说,要求民进党回到马英九的立场上,几乎已经不可能。更何况对马英九的立场,北京过去几年并不满意。既然这样,做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思想准备,并非多余的提醒。

2016年后,问题的巧妙就在于,民进党和大陆之间恐怕都存在一个彼此施加心理压力的过程。

对民进党来说,由于大陆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民进党和台湾手中的筹码日渐减少,由此逼迫其产生理性、务实的思维。究竟是坚持原有立场还是回归理性层面?究竟是无视大陆还是正视大陆?究竟是通过整合有所收获还是继续分裂鱼死网破?

对大陆来说,由于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势必经历考验,战还是和?谈判还是僵持?柳暗花明还是持续恶化?坚持底线还是有所松动?“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2008年后,这些问题可以被双方回避。但2016年,这些问题却不能回避,而且也无法回避。如何正视?如何找到有效切入口?就在双方一念之间。

一旦双方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和战略,那么2016—2020年的五年,将是民进党与大陆磨合的关键时期。届时,是战还是和?谈判还是恶化?所有这些问题都将柳暗花明,乃至迎刃而解。届时,从乐观角度出发,可以预期的是:

大陆方面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将已超越美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更为上升。

-内部整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若处理得好,社会矛盾将大大化解,内部凝聚力将大大提高。

-两岸军事实力将更为失衡:台军无论在军备还是在实际战斗力方面,与解放军的差距将更为拉大。

民进党方面

-经济整合压力:台湾经济将依然处于寻找定位的阶段,与大陆经济整合的实际压力将更为增大。

-内部蓝绿对决:这一矛盾得到舒缓的可能性不大,但持续激化对台湾本土的压力也很大。至少,重返陈水扁时代对台湾风险极大,北京、美国都不会答应,台湾内部也无法承受这一代价。

2020年:解决台湾问题良机?

问题是:北京到底该做何种战略准备?

2014年年底“九合一”选举之后,大陆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2016年民进党上台,正好是大陆一举解决台湾问题的良机。

初听这一观点,不免惊讶于其简单和鲁莽。但从大陆自身发展的深层逻辑出发,若有周密考虑与谋划,至少也是战略选项之一。

这里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022年:这一代中共领导层2012年上任,到2022年完成任期。未来的七年,将是中国大陆转型、发展和解决内外问题,奠定民族振兴基础的极其重要的阶段。

-2021年:中共建党百年纪念。这个百年政党,走过历史沧桑,率领民族崛起,也面临新形势下自身转型的挑战。但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交卷”则是这一代领导层的共同使命和压力。

-2020年:无论从2021年“交卷”压力,还是从任何一个执政党的角度来看,交班前两年是关键时刻,内政外交的大部分业绩都必须在这个时刻有所清晰。因此,2020年将是这一代领导层实际“交卷”,并奠定其政治业绩基础的一年。

在这一时间框架下审视台湾问题,人们就可以了解时间表与路线图的压力。还是看一段我与北京对台智囊、民进党发言人和国民党前立委的对话吧。这段对话已在节目中完整播出,时间是在“九合一”选举结束后的第四天。我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彭维学、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运鹏、国民党前立委邱毅:

邱震海:彭主任,如果说2016年之后,你们跟民进党之间还是这样谈不拢,大陆会不会出手?会不会就此利用这个机会解决台湾问题?有没有这样的考虑?

彭维学: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要客观地去看,就是当前我们讲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总体趋势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选举来看,民进党的很多候选人,包括和民进党合作的柯文哲,都希望未来两岸交流要推动,要重视两岸的交流,就说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还是深得民心的。如果说,就是万一的情况下,民进党上台,不接受“九二共识”,那么可以说对未来的两岸关系及两岸的和平发展格局是非常不利的。

邱震海:届时,可能的台湾海峡上空,又会笼罩战争的乌云,民进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