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84

第84章 给孩子留一个字条

为了打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给孩子留字条,成为了父母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很好方式。

孩子的健康状况是每个父母最关心的问题。说起健康,可能人们会一致认为:健康即身体上无疾病。然而,这样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事实上,父母在受健康即身体上无疾病意识的影响下,常常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曾记得一个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很想把自己不开心、烦恼的事告诉父母,我很想得到他们的帮助,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可是同时我又在想,这样多没面子,父母会理解我吗?我又该如何开口??”其实,这是很多孩子经常遇到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心理变化所引起的情感波动,需要找人倾吐和诉说才能得以平衡,但同时又因为控制力的增强,这样的情感会被压抑起来,在父母面前迟迟不敢开口,时间长了便表现出“封锁性”的特点。

为了打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给孩子留字条,成为了父母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很好方式。

孩子处在成长发育阶段,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自尊心也异常强烈,他们希望得到尊敬,希望像成年人一样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意识十分强烈。随着独立意识的发展,逆反心理也不断增强,父母越是不让做的事他们偏偏要做。如果这个时候一味批评,很可能使他们更加逆反。用留小纸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同时又让其感觉到父母像大朋友一样关心和关注自己。

另外,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如有的孩子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或羞于表达等,使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利用纸条交流的形式,孩子可以在没有外界干扰和压力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

朋友王五的儿子今年10岁,这个年龄的他正是与父亲对着干的时候,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的心里话全跟王五说,父子俩的关系异常融洽。周围的人都向王五讨教教子绝招,殊不知,王五的“宝贝”原来是一张张小字条。

那时,儿子只有8岁,上小学二年级。一次开完家长会,王五十分恼怒,阶段考试儿子竟然倒数第几名,而这一切,王五却浑然不知。每天放学回家,儿子总是看完电视就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他说在学校做完了,王五也信以为真。谁知开家长会时,老师竟说他的宝贝儿子一次作业也没交过。

家长会结束回到家,王五看了看表,都放学半个小时了,儿子怎么还没回来?王五越想越生气,这小子又去哪儿玩去了?王五走出家门,看到儿子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王五不由得举起了巴掌,看着王五悬在半空的巴掌,儿子的目光中顿时流露出恐惧。王五忽然看到儿子膝盖下放着书,握着铅笔的小手冻得通红,王五举起的巴掌缓缓放了下来。

吃晚饭时,王五尽量装着什么也没发生,和儿子的谈话也尽力避免家长会的话题,可儿子严重的恐惧仍然没有消失,王五也开始自责起来。

在儿子进卧室前,王五给儿子写了这样一张字条:儿子,你如果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爸爸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天早上,餐桌边放着一张字条:“爸爸,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我会努力的!”那三个重重的感叹号和纸上的斑斑泪痕,让王五又好笑又想哭。

以后,王五父子俩经常通过字条沟通、交流,儿子的成绩直线上升。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当父母真诚地向孩子传递爱时,就会激起孩子爱的回馈。父母经常给孩子悄悄传递一个个字条,让小小的字条传递亲情,会收到比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