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73

第73章 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如果父母一味地娇惯、过度保护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参与,就很难培养孩子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结果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为所欲为。

教育专家宋承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参与者,是家庭教育的合作者,是自我成长的执行者。

家庭是孩子发育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而且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时间要远多于他在学校和户外的时间。

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家庭这块阵地入手,家长要增强孩子对家庭的主体意识,提升孩子在家庭里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

王小画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小画最近特别开心,因为她的妈妈又怀了一个宝宝,而且,妈妈肚子里的宝宝将要出生了。小画的内心里充满了期待,妈妈将给她生一个弟弟还是妹妹呢?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在一起聊天。聊起未来的宝宝,爸爸妈妈特别开心。都在猜想着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会长什么样子,还在为孩子到底起什么名字而讨论。

小画听父母谈得这么热烈,也想参与到讨论中来。但是,她又担心父母认为自己是个小孩子,和自己讨论不讨论无关紧要。

爸爸鼓励她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小画就把自己心里想的几个名字告诉了爸爸妈妈。

“小画想的几个名字不错,还有没有更好的啊?”妈妈问。

“有,有,我再查查!”小画一边搭话,一边翻开字典,查看那些寓意美好的字,还要看名字叫起来是不是响亮。小画此刻觉得自己一定要给将要到来的宝宝起一个好名字,因为她觉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仿佛身上有了一种责任。等将来某一天,小画就可以骄傲地告诉宝宝:你这个名字是姐姐起的!”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整个家庭所重视的成员,他就会感觉到自己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孩子感觉到他在家庭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时候,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然而,现实生活,很多父母却很难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什么都不懂,也发表不了什么有价值的意见;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现在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参与家庭生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允许孩子参与。

§§第八章 有责任才有动力 2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父母一味地娇惯、过度保护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参与,就很难培养孩子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结果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为所欲为。

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对孩子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才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正确方法。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我们完全可以让他们承担他们能够胜任的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拿碗筷、抹桌子、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等,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利用一些节日创设与家人沟通、增进感情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关心家人。

例如“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做件事,唱首歌,亲手做张贺卡,为妈妈洗一次脚;重阳节为爷爷、奶奶捶捶背,说说心里话等等。这些活动增进了孩子对家人的关心和理解,明确了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应为家里出一份力的责任。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更有利于增强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更有利于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