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71

第71章 不要让孩子逃避责任

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而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我的一个朋友方女士谈起自己的儿子总是上学迟到的问题,说自己都快成“撒谎大王”了。

前天,方女士已经催了几遍了,可她的儿子阳阳还是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过了一会儿,方女士把做好的早餐端到了餐桌上,阳阳还是不想起床,在妈妈的央求下,才答应起来,可前提是必须让妈妈给自己穿衣服。

等方女士给阳阳穿好衣服,阳阳刚吃了几口早餐,就叫起来:妈妈,我今天又要迟到了。你要送我上学!否则,我就不去学校!”送阳阳去学校的路上,方女士也一直在想帮孩子撒个什么谎呢。每次孩子迟到,都不肯一个人去学校,一定要妈妈送她,然后,让妈妈帮自己向老师撒谎,找个迟到的理由。这样,孩子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

可是因为妈妈“帮忙”次数多了,阳阳迟到也变得更频繁。所以,每次方女士都要绞尽脑汁才能想出一个谎言来。

了解了朋友的情况,我说,长期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你不能再为孩子的迟到撒谎了。一方面,助长了孩子不按时起床的陋习;另一方面,撒谎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孩子不负责任的习惯。

孩子因为赖床而迟到,本身就是孩子自身的责任,父母一味地袒护孩子,让孩子逃避责任,只能说明他们对孩子太溺爱了,长期这样下去只会害了孩子。孩子还小,犯错误是难免的,但是家长不能帮助孩子逃避责任,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那种做法是不对的,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显然,方女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错了的时候一定要让他认识到,否则下次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一直逃避责任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的确如此,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不去追究孩子的责任,反而成了孩子的挡箭牌。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下次还会做相同的错事。孩子会习惯性地认为他的做法家人是支持的,他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有父母帮助自己推卸责任。

没有责任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话,在学习中变得越来越懒惰。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推卸责任,认为自己无论做得怎样,都有父母兜着,怎么可能努力、主动地去学习呢?

为了让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点上,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损坏邻居玻璃的钱赚够。在中国的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然而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而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比如孩子损坏了别的孩子的玩具,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孩子早晨磨磨蹭蹭上学要迟到了,家长也不用着急慌忙地送他,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老师的批评好了。

没几天,阳阳又迟到了,方女士护送他去上学。可是,这次方女士没有帮儿子撒谎,而是向老师说了实话,“阳阳爱赖床,迟到了还让家长撒谎,希望老师严厉批评。”受到老师批评,阳阳回家后狠狠地哭了一场。方女士对儿子说:“承认错误,并没什么可怕的,反倒是体现了自己承担自己责任的勇气。”听妈妈这么说,阳阳第一次没有任性哭闹,而是安静地做作业了。

后来,阳阳将家里的闹钟定了早起的时间。从那以后,阳阳再也没迟到过,学习上也变得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