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52

第52章 让孩子讲述课堂上的情况

听课不专心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因为孩子的耐心不够,很少有孩子能一直坐得住。但是,要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就必须认真听课。老师们也有这样的经验:优秀的学生一定是认真听课的。

我的朋友张女士这几天心情特别烦躁,因为她儿子的学习问题让她一筹莫展。

张女士的孩子小飞上小学一年级。开学已经一个多月,家长会上,张女士跟老师了解情况,才知道小飞上课不认真,爱和同学讲话,还经常自己在下面做小动作。

张女士耐心地询问儿子,是不是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儿子低着头,承认自己上课不认真听讲,说话、做小动作。儿子说:妈妈,我错了,我改,我以后一定认真听课。”可后来再跟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还是反映小飞上课不认真听讲。

张女士为了不让小飞的成绩落后,只好每天晚上下班后给他补课。

虽然儿子刚上一年级,学的东西比较简单,老师留的作业他自己也基本上都会做,可张女士还是很不放心,晚上又给孩子布置大量的作业,不是语文就是数学,一天一换。每天看着儿子做那么多的作业,她都有点心疼,可是,如果不给儿子开“小灶”,又怕他学习跟不上。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学习,遇上孩子功课有点不会的,马上给予指导。可是家长并不能代替孩子学习,长此以往,家长感到力不从心,孩子也学会了依赖,学习成绩也难有提高。

其实有一个改变这种状态的好办法,行之有效,却又很简单,那就是教会孩子听课。

听课不专心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因为孩子的耐心不够,很少有孩子能一直坐得住。但是,要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就必须认真听课。老师们也有这样的经验:优秀的学生一定是认真听课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本来就是培养习惯的阶段,有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如果孩子长时间上课不认真听讲,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导孩子,等到习惯养成了就不好纠正了。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关键。一般来说,教师讲课的内容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授课中,教师要对前人的知识作深刻的理解,将相应的知识、规律、运用和必要的学习方法等教授给学生,其中有许多东西是书本上没有或需要总结的,如果孩子不善于认真听课,损失难以弥补。

对于张女士的儿子小飞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张女士,要想培养孩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不妨在每天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告诉孩子,让他在放学后把在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给自己说一下。孩子放学回来,可以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你学了什么?”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说,“老师教了几个生字”、“老师讲了几道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继续问,老师对这些字有什么要求吗”、这几个字和昨天学的字相像吗”、“今天的作业和老师讲的题有什么关系”。

孩子可能会答不上来,这恰好表明孩子还不会“听课”,但是如果这时候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孩子就会逐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张女士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效果果然很好。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再也没有听到老师说小飞上课不认真听讲了。而且,小飞也慢慢地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