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04

第4章 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你天分,你要靠勤奋才能将天分变成天才。

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

沐沐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睡觉前,都要我们给他讲两个故事。

曾经有心理学家调查,孩子睡觉前为什么喜欢要大人讲故事呢?是因为小孩子都是怕黑的,依偎在父母身边,听着故事,孩子才能安心地睡觉。

可见,故事对于小孩子是多么重要。

人生离不开故事,孩子的生活更少不了故事。故事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净化人类灵魂、进行真善美教育的手段,故事同样能起到这种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狼来了》,它教育孩子不能撒谎;《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孩子不能骄傲;《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人要诚实;《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勤奋。故事一般都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有这样一句话:讲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小故事!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好像一块等待耕耘的土地,你播种什么,它就收获什么。你种下了勤劳,它就会收获勤劳。你种下懒惰,它就会长出懒惰。

要让孩子变得爱学习,就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让故事中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生根发芽。

其实,很多道理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何况,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其中蕴含的做法和道理,并效仿其中正确的做法。我也给沐沐讲过很多励志故事,其中两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沐沐很聪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基本上是一听就会了。可是,小家伙成绩却一直平平,原因就是他不够勤奋,总觉得依靠自己的天分就可以了。

我对沐沐说,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就成功。上天给予了你天分,你要靠勤奋才能将天分变成天才。于是,我给沐沐讲了曾国藩勤奋学习的故事。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他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大本领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最后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只能碌碌无为。

听完故事,沐沐好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后每次回家,都把当天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下,在学习上变得勤奋了,也更加主动了。

还有一次是这样的,沐沐自己定了一份学习计划表,可是,有好几次他都不能按照计划学习。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孩子的学习任务定得过于繁重了,仔细看了一下,并不是这个原因。原来,是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没有一直坚持下去。于是,我给沐沐讲了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当年教导学生的一个故事。

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你的胳膊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又对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么?”学生们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异口同声地回答:“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学生坚持了?”有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两个月后,当他再次问起学生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

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问学生,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

“沐沐,苏格拉底的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它说明了,成功在于坚持!”我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沐沐显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总能按照自己定的学习计划表,按部就班地学习。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不如听一分钟的小故事。

多给孩子讲些励志的小故事,比给他讲大道理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