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小学生幽默笑话天天读
13247200000010

第10章 小小恶作剧

1.接电话

笨笨在厨房洗碟子,电话铃响了,他拿起电话,回答说:“妈妈大概在洗澡,请你等一下,我去看看。”他伸手扭大热水龙头,马上传来一声尖叫,笨笨关上水龙头说:“是的,她还在洗澡。”

笨笨用开热水龙头的方法知道妈妈有没有在洗澡,这样做很危险,很容易把妈妈烫伤。想知道妈妈有没有在洗澡,最好的办法是亲自去敲敲卫生间的门,问一下妈妈还在不在里边。小朋友们可不要像笨笨一样,图省事闯大祸。

2.看门

妈妈要出去,叫笨笨在家看门。

但是,最后他们家还是让小偷溜进去了。妈妈问笨笨这是怎么回事。笨笨说:“你叫我看门,我就拿着门去踢球了。”

妈妈交代的事笨笨没有做到,家里还是被小偷光顾了。因为笨笨贪玩,不把正事放在心上,耍小聪明,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小朋友们要以此为戒,对于大人交代的事要真正负起责任,不要只顾着玩。

3.假扮爸爸

有一天,爸爸没有在家吃晚饭,笨笨坐在爸爸的位置上,假扮爸爸。妈妈看着他的神态举止,不禁失笑。妹妹对哥哥以爸爸自居,很不服气。

妹妹不客气地说:“你自以为今天是爸爸吗?你知道99乘5是多少?”

笨笨不慌不忙地回答:“孩子,我没空,问你妈妈吧。”

笨笨假扮爸爸很不成功,妹妹问他问题,他就推卸责任,明明不知道,却还要给自己找理由说没空。如果笨笨平时也这样,那他就是个不诚实的孩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要隐瞒,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

4.一支牙膏的容量

淘气的笨笨知道妈妈回来了,从房中冲出来:“妈妈,您知道这一支牙膏里装有多少牙膏吗?”

妈妈说:“不知道。”

笨笨说:“我刚刚才知道,它能从沙发边挤到房门口。”

笨笨想知道牙膏的容量,就把牙膏全部挤出来。笨笨的好学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学习方法不好,浪费了东西。

5.偷苹果

笨笨很小的时候曾在水果店里偷了两个苹果,当场被抓获。

老板问他:“小鬼,是谁要你来偷的?”

笨笨说:“是……是你家的亮亮!他说了,一人分一个。”

有了错就要改。笨笨不但不改,还说店主人家孩子让他拿的。虽然聪明,但他的行为还是要受惩罚的。

6.刚去过动物园

笨笨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着他站在银行的窗口前,笨笨把正在吃着的面包卷从窗口塞给出纳员,出纳员微笑着摇了摇头。

“亲爱的,别这样。”妈妈说。然后她又转身对出纳员说:“对不起,孩子刚去过动物园。”

笨笨刚去过动物园,他把窗口里的银行营业员当成笼子里的动物了。幸好笨笨还小,不然营业员会生气的,因为这是对他们不尊重的表现。小朋友想想,谁愿意别人把自己当成动物来看待?小朋友们要懂得尊重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7.擦什么了

笨笨拿着一块抹布,高兴地说:“妈妈,我学会用抹布了!”

妈妈问:“那你擦什么了?”

笨笨说:“我刚用它擦过桌子,又擦了马桶,还擦过地,现在正准备去擦碗!”

笨笨终于学会劳动了,可是他不知道同一块抹布不能什么都擦。擦马桶有专用的刷子,擦地用拖布,刷碗用刷碗布或钢丝球。如果什么都用抹布擦,那抹布会多脏呀,还会引起交叉污染。

8.墨水很贵重吗

笨笨问爸爸:“爸爸,墨水很贵重吗?”

爸爸说:“啊,不。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笨笨说:“因为我洒了一点点墨水在地毯上,妈妈好像非常心痛。”

笨笨不知道,妈妈之所以心疼,不是因为浪费墨水,而是因为墨水弄脏了地毯。地毯比墨水要贵重得多,地毯一旦撒上了墨水,是很难清洗的。一瓶墨水会弄坏整块地毯,小朋友想想,是不是很可惜?

9.扯头发

笨笨哭着找妈妈,因为小妹妹扯了他的头发。妈妈对他说:“别生气,你妹妹不知道拉你的头发会痛呀!”

过了一会儿,又传出了哭声,这次是妹妹的。只见笨笨蹦蹦跳跳,满意地从房里走出来,向妈妈说了一句:“现在她知道了。”

笨笨又在欺负妹妹了。妹妹还小,扯人的头发属于无意识的行为,笨笨竟然还跟她计较,可见笨笨是个小心眼,一点儿亏都不想吃,一点儿都不懂得宽容,这样怎么能做个好孩子呢?

10.大街上叫喊的人

笨笨:“妈妈,您给我五毛钱吧,我要给一个大街上叫喊的人。”

妈妈:“那准是一个既可怜又让人同情的人。孩子,他在叫喊什么?”

笨笨:“他在大街上大声叫喊‘冰淇淋,五毛钱一杯’。”

笨笨想买雪糕吃,却不直接跟妈妈说,而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见笨笨有多聪明。但是聪明归聪明,做事的动机却不单纯,如果真的碰到那些可怜的人,希望笨笨也能这么慷慨,只有乐于助人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11.打电话

周日的早晨,妈妈让笨笨打电话给奶奶,说中午要回奶奶家。电话接通了,笨笨和“奶奶”在电话中聊得热火朝天,足足有十分钟。妈妈问笨笨聊什么呢,笨笨说:“电话打错了。”

电话打错了还能聊十分钟,笨笨的口才真是好得不得了。不过口才归口才,妈妈吩咐的事还没办呢。

12.往中国人民银行投

笨笨写了一篇小文章,自我感觉很好,就问爸爸:“爸爸,我的这篇稿子往哪里投?”

父亲:“往钱多的地方投。”

笨笨想了想说:“中国人民银行钱多,往那儿投行吗?”

中国人民银行虽然钱多,却不是发表稿子的地方。笨笨自以为聪明,即使把稿子寄过去也不会有结果。

13.按错门铃

一位老先生沿街缓缓地行走,看见笨笨想按一个门铃,但门铃太高,怎么也按不到。心地善良的老人停下来对笨笨说:“我来帮你按吧。”于是他帮笨笨按响了门铃。

笨笨这时却对老先生说:“现在咱们快逃吧!”

老先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里不是笨笨的家。

笨笨本来是想制造一个小小的恶作剧,没想到还得到了好心的老先生的帮助。万一门开了,老先生可就冤枉了,做了好事也不会受到表扬,有口也难辩。这都是笨笨的错。所以小朋友要少制造恶作剧,不给别人添麻烦,别让好人受到冤枉。

14.和新郎开玩笑

不远处,有人正在举行婚礼。笨笨对东东说:“无聊死了,有没有什么好玩的?”

东东说:“玩什么好呢?”

笨笨提议:“要不去和新郎开个玩笑。”

东东问:“开什么玩笑呢?”

笨笨说:“我们一起走到他的面前,大声叫他‘爸爸’。”

笨笨和东东闲着无聊,就想着做坏事给别人找麻烦。新郎正在举行婚礼,突然有小孩过来喊‘爸爸’,那会多么尴尬呀!要是再引起新娘子的误会,那就更麻烦,非把人家好端端的婚礼给搅乱了。小朋友们想想,这样的恶作剧是不是不可取?

15.帮倒忙

有一天笨笨告诉妈妈:“老师说要‘日行一善’,我今天做到了!”

妈妈:“很好啊!说来听听!”

笨笨:“一位邮差伯伯上厕所时,我把他脚踏车上的信件全部都投到邮筒里了。”

笨笨本来也想帮邮差伯伯,因为不动脑子,好心帮了倒忙,结果是给邮差伯伯添麻烦了。小朋友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都要好好想想,可别像笨笨一样,不仅没有帮到别人,还给别人添麻烦。

16.聪明的瓜农

有位农民伯伯种了很多西瓜,但是田中的西瓜常被住在附近的笨笨等小朋友偷偷摘走。

农民伯伯很懊恼,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田中立起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这里面的西瓜有一颗有毒!”

隔天,农夫看到西瓜田安然无恙,沾沾自喜之余,却发现告示牌上多了一行字:“现在有两颗了!”

农民伯伯立起一块牌子是为了吓唬小朋友,防止他们偷西瓜,他不会真往西瓜里放毒的。如果小朋友们往西瓜里放毒,那后果就很严重了。万一有人不知道,中毒了怎么办?这样的恶作剧真是太过分了!小朋友可千万不要模仿哦。

17.捕鼠夹上的奶酪

一位阿姨串门,妈妈用没有奶酪的苹果馅饼招待她,并连连向她表示歉意。笨笨见了,忙跑出房间,很快拿来一小块奶酪,放在客人的盘子里。

阿姨有些茫然,问笨笨:“孩子,你的眼力一定比你妈妈的好,你是从哪里找到这块奶酪的?”

“在捕鼠夹上,阿姨。”笨笨回答说。

捕鼠夹上的奶酪是诱捕老鼠用的,人是不能吃的,否则就会中毒。笨笨又犯错了。

18.姐姐的外套

一个冬天,笨笨一到学校便把外套一脱,跑去和小朋友玩了。要回家时老师辛苦地帮笨笨把外套套上,扣好扣子,拉上拉链。笨笨突然对老师说:“这件外套不是我的。”

老师只好再帮他拉下拉链,解开扣子,将外套脱了下来。“这件外套是我姐姐的,妈妈早上要我今天先穿她的。”等老师帮他脱完了,笨笨才补充着说。

冬天穿的衣服多,老师帮小朋友穿衣服都很辛苦。笨笨不一次把话说完,害得老师把他的衣服穿了又脱,脱了又穿。教师是很高尚的职业,我们都应该尊重老师,体谅老师的辛苦,不给老师添麻烦。

19.一张白纸=牛吃草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笨笨交了一张白纸。

老师问:“画呢?”

笨笨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

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笨笨:“牛吃草。”

老师:“草呢?”

笨笨:“牛吃光了。”

老师:“牛呢?”

笨笨:“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一张白纸就能代表牛吃草,笨笨算是有想象力了。不过,笨笨这不是聪明,而是在应付老师。在学习画抽象画时,应打好基础。大家要记住,偷懒的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笑话的由来

最古老的笑话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中出现的,比如《庄子》《孟子》《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充满笑料,诙谐风趣,寓意深刻。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宫廷艺人以谈笑进行劝谏的现象,这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的第一部笑话著作——《笑林》,《笑林》中记载的很多笑话,现在还广为流传。继《笑林》之后,各种笑话著作也相继出现,历代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