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任何人都不能自外于理法,尤其读书人更应养德,恪守理法,否则行径便会流于荒诞。而讲求志节与义气的人如果不守理法,则表现在外的行为就会流于鲁莽,变成所谓的意气用事。
所以,唯有同时具备高尚的品德,一个人的学问和志节才有意义。
文华不如简素谈今不如述古
【原文】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译文】
与其和市井商人结交往来,不如和隐居山野的老人相交来得快乐;与其攀结富贵豪族,不如亲近布衣百姓更为真切。与其谈论街头巷尾的是非议论,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与其批评现代人不守理法等过失,不如传述古圣先贤的有教育意义的格言善行。
【人生智慧】
人们在相处交谈时,大多脱离不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例如老师们谈教育、政治人物谈政策、家庭主妇谈家庭琐事,而名利场中的人,谈论的便是现实利益。所以,如果结交以功利为目的的市井之徒,所听到的就大多是逐利的俗事,与其如此,倒不如结交无计算之心的山中隐士,听他们笑谈人间仙境。同样,富贵豪族所谈的多是有关功名利禄、竞逐权势之事,当然不如但求生活安定的平民百姓;而街头巷尾的是非议论,也不如樵歌牧咏来得悦耳。
更何况论人是非者即为是非人,随时都有招惹祸端之虞,与其如此,不如讲述古人的嘉言懿行,作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不仅可以远祸,还能提高自己的修养。
修身养德事业之基
【原文】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译文】
高尚的品德是一生事业的基础,就如同兴建楼房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绝对无法建筑坚固耐久的房屋。
【人生智慧】
道德是人生所应遵循的理法,如果不遵循理法,人类社会将变成怎样呢?人将纵欲而为,然后由此生起祸端。道德理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做人的根本,必须做好这个根本,做出来的事情才能合情合理,否则就算拥有再好的学识或再大的本领也没有意义,甚至还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祸患。我们不得不承认,道德规范往往比起法律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它可以说是维护正义的最后防线,正因如此,有些犯错的人会因受不了道德良知的谴责而投案。
总之,对现代社会来说,有些道德要求或许已经陈旧不再适用,但其精神仍值得取法,高尚的道德仍然是人们应该崇尚和追求的。
无事寂寂有事惺惺
【原文】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译文】
人在闲居无事的时候,心情最容易陷入昏昧迷乱的状态,这时应该用平静的心情来加以警觉;而当人有事忙碌的时候,性情最容易陷入冲动状态,这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来控制浮躁的情绪。
【人生智慧】
曾经这么试过吗?假日的时候待在家中,什么事都不做,连音乐也不听,就这样呆呆地静坐着。你会发现,不用多久时间,人就会感到昏昏欲睡,结果难得的假日会在似睡还醒的昏昧状态下度过。所以,当人闲极无聊的时候,最容易心生懒散,而变得意志消沉。反之,当人有事忙碌的时候,精神也会变得亢奋,此时情绪最容易浮躁,不易保持沉着冷静,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反而错误百出。
所以,闲居无事时,仍应该保持警觉之心,不要让心情陷入昏昧状态;而事务繁忙时,则应该保持冷静,以免急躁误事。
不可轻诺不可多事
【原文】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
不能因为心情愉快就轻易许下承诺,不能借着醉意就乱发脾气,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惹是生非,不能因为疲惫懒惰就有始无终。
【人生智慧】
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这“四不”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因为轻诺、生嗔、多事、倦怠四者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换言之,人们最容易因为外界的影响而犯下轻易许诺、借酒发怒、冲动滋事及怠惰疏懒等错误。有许多憾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犯了上述错误而导致,例如最常发生的青少年斗殴事件,其中不乏原本是好友聚会,却因口角而反目的情形,然探究事发原因,往往都是酒后一言不合而冲动滋事,本来乘兴而往却只能败兴而归。
如果当事人能做到“四不”的原则,即使话不投机,也能控制情绪,而不致以如此不堪的局面收场了。
乐贵真趣景不在远
【原文】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译文】
能获得趣味的活动不在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几块奇岩怪石,山水景色的意境就已经俱全;能领会大自然景色的地方也不必远求,只要坐在竹屋茅窗下,清风拂面、明月照人,心胸自然旷达辽阔。
【人生智慧】
所谓“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任何事物无不自成天地,如果能以活泼的心来看待,哪怕只是盆池拳石,也能体会到自然景色的真趣。可惜人们往往执着,总认为要调剂身心就非得置身于名山大川之间,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心思不静,就算让他身临其境也无法获致宁静。反之,如果拥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情趣,那么则不必遗世独立,就算结庐在人境,也能领略自然真趣。
所以,要怡情养性何必舍近求远,只消求诸自己胸中,心中若有天地,同样能获得无穷真趣。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原文】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译文】
听任他人去争名逐利,但不因为别人醉心名利就疏远他们;恬静闲适是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但不因此而夸耀自己清高,不沉迷于名利的竞逐。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为一切的物欲所羁绊,也不为空虚寂寞所困扰,能做到这样就能使身心自由自在了”。
【人生智慧】
不为外物所迷、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向来为人敬重,其实恬静淡泊乃是顺应自己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值得标榜的。只是许多人并非真正安于恬淡,历来就有不少人靠博取清高的美名,进而求仕,恬淡成了他们通往成功的阶梯,那么恬淡也就变得可悲了。人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不可能离开外物而生活,许多引导人们摆脱外物羁绊的道理,事实上都是虚无的道理,目的是使人免于外物的诱惑,而能保住本性。
人要领悟真性,就必须在摆脱包括引导修行的虚无的道理等一切障碍后,身心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在这法空混沌世间生存下去。
忙不乱性死不动心
【原文】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译文】
在事务繁忙的时候,要想能保持冷静而不至于乱了理性,就必须在平时培养清晰敏捷的心神;而想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产生恐惧之心,就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对人生有所彻悟。
【人生智慧】
只有已经彻悟人生的人,才能做到“不乱性、不动心”,历来许多贤能之士都拥有这般豁达胸襟,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很自然事情,面对死亡他们从容以对。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话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震撼着千百年来的人们,使人们在崇敬他们高尚人格的同时,更加钦佩他们的洒脱与淡定。
古人所留下的嘉言懿行足可取法,也启发我们要从平时的修养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善操身心收放自如
【原文】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译文】
白居易说:“不如放任自己的身心,听凭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晁补之说:“不如收敛自己的身心,静静地使自身归于寂静。”过分放任身心的人会流于狂妄自大,过度收敛身心的人会过于枯燥乏味。只有善于掌握自己身心的人,将控制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收放自如、随心所欲。
【人生智慧】
人的命运和身心应当靠自己来掌握,把柄在手,也就是主动权在你手里,你才可以自在处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要做道理的奴隶,处处要有权衡有变通。所有走上极端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正确的。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操持身心同样需要适度,一味放纵,人就会狂妄,像旷野里的灌木,杂枝丛生,难成栋梁。过分地约束自己,则过于死板,伤及树干,使天性受到损害。当收则收,当放则放,与世沉浮,才能掌握自己的身心自由,摆脱种种无谓的烦恼。
去思苦亦乐随心热亦凉
【原文】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
根本不必特意驱除夏天的暑热,只要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就能使身心清凉;也不必去勉强驱赶贫穷,只要能消除对贫穷的忧愁,就能使心境常处在安乐窝中了。
【人生智慧】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这是佛家所提倡的修行功夫,对此修炼达于炉火纯青境界者,就能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除文中指出只要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就能使身体常处在清凉台上之外,在面临他人的恶意抨击时,这种修行功夫也能化尖如利箭的攻讦恶语为软钉,使其无法伤及自身。
至于贫穷,要看人们用什么立场来界定,这完全是观念问题,例如安贫乐道的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许在外人看来他是穷困的,但他自己却感到充实而富裕,原因正是其心不为贫穷所累,精神充实,内心才能常保安乐。
卧云弄月超尘拔俗
【原文】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译文】
在芦花纷飞之下,以白雪为床、浮云为帐,可以吸收天地间的自然精气,保全一分宁静;用竹叶做酒杯,一边吟啸清风,一边玩赏明月,可以摆脱红尘俗世的繁华喧闹。
【人生智慧】
作者在此勾勒出一幅神仙般的隐居生活,那种充满雅趣的生活,是忙碌的现代人理想的生活蓝图。人们花费大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打拼,为的就是将来能享清福,很多人常说“将来退休后要远离尘嚣”。其实只要愿意,平常就可以接受大自然的陶冶,来荡涤自己一身的尘气。再者,也可以用“心”去贴近大自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形式。
换言之,如果心灵保有一分宁静的气息,即使置身在纷扰的尘世,也能心旷神怡,陶渊明在《饮酒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诗句最能呈现这种雅趣。
心无风涛性有化育
【原文】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
只要心中没有烦恼,所到之处就都是青山绿水的祥和景致;而只要本性中保有化育万物的爱心,则举目所见无不是鱼游鸟飞的悠然景观。
【人生智慧】
犹如佛家所说,升往天堂或堕入地狱,全系乎一心。当人思虑澄明,心中没有烦恼,不为欲念所惑的时候,便升往天堂。反之,为物欲所惑而心生烦恼之际,便堕入地狱。天堂或地狱只不过在人的一念之间,痛苦与快乐只在乎人心,欲望是将人拉入地狱的恶魔。
由此来看,人如果想不被烦恼所困扰,就必先去除欲望。如何能办到呢?凡事知足随缘、不强求,不受外物的束缚与牵绊,就可以令人免于烦恼、消除烦躁,并使人获得真正的人生乐趣。
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原文】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
人的心中有一个真实的妙境,不需要美妙的音乐就能使人感到闲适愉快,也不需要焚香煮茶就能让人感觉清新芳香。这是心念澄净、心境虚空,同时忘却忧思愁虑、解脱形体束缚之故,所以才能自如地悠游在妙境之中。
【人生智慧】
世人千方百计追寻的美妙境界,其实就存于自己的心中,只要你心无挂碍,自然就能得到,根本无须向外索求。但很多人以为,要求得让人身心无拘无束的妙境须向外求,所以,希望宁静的人往往避开人群,到深山里去寻求安静;想要断绝欲念的人,选择出世修行。这样做的结果也许暂时能获得心灵的安宁,但如果心中物欲不除,时间久了反而会觉得枯寂和寂寞难耐,甚至适得其反、变本加厉。
其实,只要断绝俗世的名利与物欲,保持意境空灵,就能摆脱所有的烦恼,使自己悠游在生活的乐趣之中。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原文】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躔,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
是否能摆脱世俗的烦恼,完全取决于个人之心念。如果能真心领悟,就是屠户酒肆也会变成极乐净土;否则,纵然喜好清雅,与琴鹤花草等为伍,魔障终究还是存在。俗话说:“能够摆脱尘世才能进入领悟的境界,不能悟道的僧人和凡人并无不同。”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人生智慧】
人的存心,是决定自己是否能自诸多痛苦中解脱的关键。存心不明一切只是空谈。只要能够彻悟,不论外在环境如何,都跟置身极乐净土一样。反之,如果无法看透尘世,就难免受到杂念的侵扰,无法静下心来。即使一琴一鹤、一花一竹的清雅嗜好也沾染了尘心,又如何能超然物外、修得正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