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那些不回头的岁月
13236800000013

第13章 :可爱的三毛

三毛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女作家,没有之一。

最开始对“三毛”这个名字的印象,是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三毛流浪记》里那个瘦弱却坚强的男孩。想起他那与瘦小的身体不成比例的大头,和那与他名字形象十分符合的三根头发,还有他明亮的眼睛,他穿着破衬衫在细雨中奔跑的情景,他对更为弱小的生命的关心。他傻气与单纯,让人想笑,又有点儿心疼。

偶然在书店看到了三毛的书,那时我捧着书想,原来真的有三毛这个人呀,他现在一定长大了吧,他的头发还是只有三根吗,那他还在流浪吗?

后来长大了才渐渐知道,原来三毛是一位女作家,虽然与儿时印象中的形象大相径庭,但后来我竟深深迷恋上了她的这份独特。

三毛的心敏感细腻,笔端文字细致独特,风情万种。但她的性格却像一匹只属于草原的俊马,一生追寻自由与爱。只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喜欢那种没有束缚的文字。

记得第一次读三毛的文字是在《儿童文学》的杂志上,文章的题目忘记了,但内容清晰地记得讲的时一个上学的孩子与老师的感人故事,有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遗失的的那种关怀与温暖,当时的我大受裨益,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也学会以温和的一面面对世界,因为我相信善意的对待总会换来友好的回报。那时年少的心还是干净和透明的,看东西也过于理想化。如今看来,我们柔软的一面只能留给那些爱我们的人,而我们坚强的一面要用来抵挡世界的锋利与尖锐。

第二次读到三毛的文章是在一本同学间传阅的叫《青春美文》的杂志中,那篇名为《紫衣》的文章让我印象深刻,爱不释手,反复阅读,还是觉得不过瘾,就把两千多字的文章工整地抄在笔记本上,想看的时候便拿出来翻读。记得文章写的是“我”无意中看到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窥探了她的青春,那个时候的母亲穿着纯白色的衬衣和灰色的百褶裙,明亮的眼睛半弯,脸上笑意盈盈,与眼前的母亲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也许是迫于生计,最终我们都不得不把那些青春不知所谓的梦想埋葬,接受自己的平庸,为了一日三餐屈身油烟,为了生计过活奔波劳碌。“我”无意中母亲也曾喜欢看书,并且看过许多书《红楼梦》,《诗经》《桃花扇》……但“我”怎么也无法将这一切与眼前的母亲联系起来。母亲要去参加同学聚会,但由于家中有三个孩子无人照顾,她便只有带上两个去。为此母亲给我们用家里仅存的布料做了两件新衣。那天,母亲将最小的弟弟留在家中,脱邻人照看,带上妹妹去接中午放学的我,然后往约定好的上车地点出发。那天下起了大雨,母亲怕赶路来不及,就叫了一辆马车赶路,但等我们快要到约定的地方的时候,那辆载着多年不见的同学的车已经开远,可是母亲还没上去。我们一边追赶一边隔着大雨用力的呼喊,希望它能等等我们,可是最后我们也只能呆呆的看着车子消失在雨幕中,如同母亲逝去的青春,决绝且不留余地……那天回到家,我们的衣服全都湿透,我的白色衣服被染上了紫色。

第三次读到三毛的文章是在我最喜欢的《读者》杂志上,那是一篇名为《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文章,文章里她讲述了自己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她喜欢花,特别是大自然里随处盛开的花,荷西有时下班回家会带一束花给她,她插在家中通风的地方,每当起风,花香便会弥漫整间屋子。他们曾有过一段经济困难时期,那时荷西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家里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一次逛街,荷西买了一束百合花给她,但她却对他大发脾气:“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买这个?”说完转身就走,但旋即她就后悔了,因为荷西是为了她呀!所以她就冲过去抱住木在原地的荷西道歉:“对不起,荷西,我不该怪你”。荷西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抱紧了流泪的她。后来,荷西先走了一步,三毛独自去花店买下满满两大缸花放家里,她在夜里听花落,思念着爱人荷西。

“每当想起你,我的胃就开始抽搐。”

随着对三毛接触的增多,也渐渐喜欢上了她的个性,喜欢她没有束缚的笔端,喜欢她纯粹动人的文字。

如今说起三毛,印象自是那个流浪的人儿。其实三毛的一生,就是一部生动的《三毛流浪记》,但她却不像在流浪,更像是在寻找与回归。别人看来坏境恶劣的撒哈拉沙漠,却是她所向往的梦乡。她与荷西在那儿搭建起自己的小家,如果可以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即使是在荒芜的沙漠,也能快乐满足得像是在一片丰富的绿洲一样。

也许,三毛那种状态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个长久相伴的爱人,两个人一起面对人生的未知与多变,一起度过漫长却又极其短暂的一生,只要爱的人在身边,即使年华老去又有什么关系,那时还能用牙床亲吻对方。看着彼此傻咯咯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