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我的第一本英语百科全书
13226400000040

第40章 职场相关商业文书(12)

Spitting image

一模一样的人

例句

That man is the spitting image of a famous movie star. He must be very proud.

那个人和一个著名影星像是一个人,他一定很引以为傲。

历史典故

该俚语起源于20世纪初,之前也拼作“spit and image”。诗人及词源学家约翰·斯亚迪(John Seydi)认为这个短语起源于巫术。凭借一个人的唾液(spit)和一个人形玩偶(image),巫师可以让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某个倒霉的人身上。

Start from scratch

白手起家

例句

He started his own business from scratch when he was 20 years old and he is a millionaire now.

他20岁时白手起家,现在成了百万富翁。

历史典故

这个俚语来自19世纪中期的体育运动用语。那时候,运动员在赛跑前,都会用棍子在起点画一道横线,这道起跑线就叫做“scratch”。后来,人们就用“scratch”来比喻起点,从起点开始,也就是从头开始,白手起家的意思。

Start the ball rolling

开始进行

例句

To start the ball rolling, we will provide you with price lists, catalogues and some samples.

作为开始,我们愿意给你方提供价目单、目录册和一些样品。

历史典故

该俚语来源于槌球运动。槌球运动起源于法国,英国在13世纪有人玩这种游戏,1861年,这项游戏在英国普遍开展。槌球其实就是用木槌击球,使其穿过金属环,要开始比赛就要先“让球滚动”。

Stick in the mud

顽固;保守

例句

Mary is such a stick in the mud. She never wants to try anything new.

玛丽真保守,她从不想尝试新事物。

历史典故

该俚语由早期的“stick in the clay/mire”演变而来,当时的意思是“某人陷入泥沼,陷入两难境地”,17世纪后,该俚语逐渐演变成“顽固,保守”的意思。

Stick (one‘s) neck out

冒险一搏

例句

My boyfriend said he wouldn’t stick his neck out, I was very sad.

我男朋友说他不会为了我冒险,我非常

伤心。

历史典故

该俚语起源于20世纪初,有资料显示其概念与杀鸡有关。“stick one‘s neck out”的字面意思是“伸出脖子”,杀鸡的时候鸡伸长脖子叫唤,反倒正好给人下刀的机会。因此也不难理解,该俚语引申为“冒险一搏”的意思。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例句

Study is just like forging, you must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学习就如锻造,必须趁热打铁。

历史典故

这个俚语与中文中的“趁热打铁”的意思是完全对应的。在锻造铁器的时候,一定要趁铁烧热了、烧红了去打,这样更容易让铁锻造成自己要的形状。比喻要抓住时机和条件去做事。

Stuffed shirt 道貌岸然的人;傲慢、自以为是的人例句

Tom is a bit of a stuffed shirt, but just the other day, he came to your rescue when your car died at the mall.

汤姆是有些傲慢保守,但是才几天前,当你的车在那家商场开不动时是他赶来帮忙的。

历史典故

该俚语于20世纪初在美国开始流行。“stuffed”是指“装的满满的”的意思,为了好看,人们会在衬衫里面塞纸,这样衬衫就会很挺。也有说法称,以前的衬衫很硬,缺乏弹性,这样也不难理解“stuffed shirt”表示“道貌岸然的人”的意思。

Stumbling block

绊脚石

例句

Keep moving! I don’t want to be the stumbling block keeping you from the first place.

快走,我可不想成为你得第一的绊脚石。

历史典故

“stumbling”是“障碍的”的意思,所以与中文中的“绊脚石”是完全对应的。此用语源于《旧约·以赛亚书》,在原文中指妨碍人们进步的一切障碍。这个俚语经常用在现今的谈判桌上,尤其是遇到重大问题时。

Take a back seat

退居二线

例句

Our boss took a back seat after that meeting.

那次会议之后,我们老板就退居二线了。

历史典故

这个俚语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即“坐后排的座位”。众所周知,开会时,一把手都是坐在最前面,进行关键决策和任务分配。如果前排的人坐到后面,那就很明显是想退居二线了。

Take pains

费尽苦心

例句

Unless you take pains to prepare, you won‘t win the match.

除非你全力准备,否则你就不能在比赛中获胜。

历史典故

该俚语源于一个较古老的用语“pain yourself”,意思是“特别照顾”或“努力”,后来演变成了“take pains”的说法。“take pains”后接动词不定式。

Take to the cleaners 洗劫一空;骗光(某人的)钱例句

It also could be the easiest way to take you to the cleaners.

它也可能是让你变得身无分文最容易的方法。

历史典故

该俚语源于“cleaned out”这个古老用语,意思是“被洗劫一空”。“cleaned out”于19世纪出现,而“take to the cleaners”则到20世纪才出现。

Take under (one’s) wing

特别照顾(某人)

例句

After the orphan‘s mother died, Lily has been taking him under her wing.

那个孤儿的母亲去世后,莉莉就一直特别照顾他。

历史典故

这个俚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某人放到自己的翅膀下”。鸟妈妈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会急中生智将小鸟藏在自己丰满的羽翼之下,使其免受灾难。所以,这个用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特别照顾的情形。

That’s the ticket

这就对了,这正是所需要的

例句

That‘s the ticket. Kick harder with your legs and you’ll soon learn to swim.

那就对了,腿用力蹬,你很快就能学会游泳的。

历史典故

这个俚语起源于19世纪,有作家认为“ticket”来自法语的“etiquette”(得体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是指其他类型的票券,例如中了乐透彩票或发给穷人的免费食物券。现在多用来形容某事完全正确,或某物是所需要的。也可以说“just the ticket”。

Think outside the box 打破常规;跳出传统思考模式例句

To win the business battle, we need a leader who can think outside the box.

要赢得这场商战,我们需要一位能打破常规的领导者。

历史典故

该俚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近年来在商界被泛滥使用。Think outside the box中的box据说与一种1914年出现的叫做the nine dots puzzle的游戏有关:玩家需要画一条连续的直线连接平面上的九个点,唯一的完成方式就是线要画出框外。

(The) Third degree

逼供拷问

例句

If the teacher finds me cheating, he will give me the third degree.

如果老师发现我作弊,他一定会对我严刑拷问的。

历史典故

在过去的美国,人们常常将无罪的良民入狱的过程分为三个过程——抓捕(the first degree)、入狱(the second degree)、逼供拷问(the third degree),直到让他们认罪。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刑讯逼供”的做法。所以后来人们就用“the third degree”来代指严刑逼供。

Through thick and thin

在任何情况下;同甘共苦

例句

The Greens are an ideal couple. They have helped each o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for 60 years.

格林夫妇是一对模范夫妻。他们相互扶持,同甘共苦过了60年。

历史典故

该俚语起源于14世纪,当时的英国拥有很多树林,人们在林场里放养动物。该俚语最早的原型是“through thicket and thin wood”,后逐渐演变成“through thick and thin”,表示“在任何情况下”。

Throw in the towel

投降

例句

With so great amount of our army bearing down in force, the enemies have no choice but throw in the towel.

我军如此强势压境,敌人除了投降别无

选择。

历史典故

该俚语来自拳击运动,早期的说法是“throw up the sponge”(海绵)。以前拳击手的经理可以将海绵丢进擂台中,表示拳击手放弃。沾水的海绵是给拳击手擦脸的,以保持清醒,近代才以毛巾代替海绵。

Tie one on

喝醉

例句

Hi guys, your mission on the party is to tie the beauties on. Just do it.

嗨,伙计们,你们聚会上的任务就是把美女们灌醉。去吧。

历史典故

该俚语于19世纪出现,真正由来已不可考。有说法称,该俚语的原型是“to tie on a bun”,显然是“喝醉”的意思。也有说法称与牛仔有关,因为牛仔进酒馆喝酒前,肯定要将马匹绑在柱子上。

Tie the knot

结婚

例句

Hey dude, I heard you had tied the knot with your beloved teacher. Congratulations!

嘿老兄,听说你已经和你心爱的老师结婚了,恭喜恭喜啊。

历史典故

早在13世纪时,“knot”(绳结)就已经被用于婚姻。而俚语“tie the knot”中的“knot”到底是一个用在婚礼上的实物绳结,还是一种和睦协调的象征已不可考。

To a T / To a tee

恰到好处

例句

With all this planning done, when the next day comes, all I have to do is to follow the schedule to a tee.

当计划完成的时候,当下一天来的时候,我会精确地跟随时间表。

历史典故

该俚语可以追溯到1693年,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法称这里的T指的是高尔夫球的球座;也有说法称T最初是一个以字母T开头的单词,后来被简化为T,这个单词很可能就是“tittle”。“tittle”表示“书写中的一小笔或一个小的记号”,也有“一点点,极小的一点”的意思。

Tongue in cheek

言不由衷;随便说说的

例句

He didn‘t mean it, he was speaking tongue in cheek.

他说的不是真的,他只是随便说说。

历史典故

该俚语的起源与人的表情有关。有一种说法将它的来历追溯到戏院,据说19世纪时的演员为了避免在不适当的时候笑场,就把舌头伸进腮帮子里。也有说法称在18世纪,当人们做愚弄人的鬼脸时,通常会把舌头伸到两腮处,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

Touch and go

一触即发的

例句

He didn’t fall, but it did look touch and go.

他没有摔倒,但看上去确实有点危险。

历史典故

该俚语可追溯至19世纪,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指在海上时,船只互相碰撞可能造成的危险。也有说法认为与古代西部的马车有关,马车的车轮在高速运转时相撞,很可能发生危险。

Turn the other cheek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例句

If one palm on your cheek, just turn the other cheek.

如果有人打你的脸,忍让一下就好了。

历史典故

该俚语与《圣经》中的故事有关。《圣经》中,耶稣说如果有人打你一巴掌,你不但不可以报复,还应该将另一边也转过去给他打,指遇到事情要忍让。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例句

We‘d better get more people into this project because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我们最好多找些人来参加这个项目,因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