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孩子必备的9种思维10种能力
13221900000015

第15章 交际能力——敢于表现,赢取他人的认可

当今社会,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评定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朋友们,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要想有所成就和突破,你就必须从现在起修炼一项最基本的本领——有的放矢地与人交往,当你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后,成功路上你已走了一大半。

穿着花点心思,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于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视觉效果,在穿着上花点心思,做到干净、整洁,符合现代交际规范,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古人云:“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自古以来,着装永远是个盛世不衰的话题,着装关乎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在交际中,着装的作用就更明显了。尤其在与人初次打交道时,得体、有品位的服装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是视觉上的,这就是“三分钟印象”。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是个爱打扮的年纪,一些青少年在服装打扮上常常求新、求异,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诚然,现代社会,人们的服装文化趋于多元化,个性的着装风格日益凸显,但在交往中,绝不能“穿衣戴帽,各凭所好”,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

1.独特的着装风格

不管做什么事情,最忌讳的就是跟风,因为跟风很容易迷失自己,着装也不例外。既然着装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持自己的着装风格,不要盲目地追赶潮流。对于还是学生的你来说,在着装上也一定要符合你学生的身份。

2.整体协调

着装的时候,不要把各个部分分开看,而要把它们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合理的搭配,使之看起来和谐自然,完美地衬托出你的气质。

3.干净整洁

不管在什么场合,也不管你所穿的衣服是昂贵还是廉价,首先的要求就是干净整洁。即使你因为家境贫寒而衣服上有补丁,也要保持干净清爽,因为这样能够使别人觉得你是热爱生活的。

当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穿打补丁的衣服了,所以在保持衣服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还要保持衣服的平整,最好不要有洗不掉的污渍等。

4.着装文明

人和动物的很大一个区别,就是人穿衣服而动物不穿。但是,现在很多人在着装上为了标新立异,往往过于暴露。其实,正规社交礼仪要求人们不要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尤其在正式场合,尽量不要穿袒胸露背,暴露大腿、脚部和腋窝的服装,更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着胳膊。

5.着装技巧

在着装方面,假如有心学习,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

例如,女士穿裙子时,所穿丝袜的袜口应被裙子下摆所遮掩,而不宜露于裙摆之外;男士穿单排扣西装时,三枚纽扣的要系中间一枚或是上面两粒,两枚纽扣的要系上面一粒等。

老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马靠鞍”。作为社会的一员,青少年朋友们,即使现在的你没有足够的收入满足自己对服装的要求,但也要保证着装的朴实大方、干净舒适,这样才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自报家门,学会巧妙地介绍自己

社交活动中,虽然自我介绍在交流中的时间很短,但一个精彩的自我介绍可以迅速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架起和对方交流的桥梁。

青春期是一个渴望结交朋友和获得友谊的年纪,但很多青少年朋友常常感叹,结识朋友很难,难就难在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遇见陌生人,经常不知该说什么话,不知所说的话会不会让人听后感觉不悦……其实,面对陌生人最难的就是如何通过自我介绍,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如果你能学用一番别具特色的语言,定能打动对方。

关于自我介绍,可能有一些青少年朋友会认为,自我介绍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您好,我叫××,很高兴认识你。”但实际上,像这样平淡无奇的介绍,下次见面时,对方十有八九会忘记你的名字,甚至忘记你这个人。精炼的自我介绍,要用精彩的语言展现闪光多彩的自己。

那么,与陌生人初次见面的过程中,你该怎样大方地介绍自己,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呢?

1.介绍出自己的亮点

亮点就是让别人记住的地方。自我介绍尽管是简短的一两句话,但吸引别人的也许正是开篇的某个亮点。

2.注意态度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应镇定自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唯唯诺诺,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

我们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除了突出自己的亮点,还应谦虚低调为好,免得给别人留下此人爱吹嘘的第一印象。

这天,明明家对门新搬来了一户人家,这天,明明和爸爸在电梯口碰见男主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这位男主人却突然问明明爸爸:“我叫××,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工资怎么样?你看起来好严肃呀!”还一直问明明:“喂,你叫什么来着?”明明心想,就算是打招呼,也要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第一印象吧?

3.注意时机

在社交场合或工作联系时,自我介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当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处理事务时,切忌打扰,以免尴尬。

4.注意方法

进行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

自我介绍是一门学问。初次和他人交往,要想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自我介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自我介绍是否独特、出彩,关系到彼此间是否能进一步沟通,把你的每一句话都要说到对方心里去,散发出你的交际品质,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保持个人风格的人,从而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产生与你进一步交往的欲望。

修炼自己的社交气场

所谓气场,就是一个人的某种内在的空间的自我延伸,他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周围的人影响力如何。尤其是在那些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的社交场合,你的内心世界一般都会显现出来,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人。

生活中,很多青少年朋友也会发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圈子里,总有一两个这样令人羡慕的人,他们似乎有某种魔力,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都能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都能成为社交的中心,无论他们说什么,似乎都能被大家接受。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能吸引到周围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多少财富、多高的社会地位,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强的社交气场,总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占据别人的心。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在培养你的交际能力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修炼自己的社交气场。你只有具备鲜明的个性,能用活力带动周围的气氛,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说,修炼社交气场,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克服自卑,具备自信心

不难发现,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在社交中总是表现得很自卑,甚至躲着他人,走路时低着头,说话时只有自己听得见,不愿跟熟人打招呼,不敢正视他人的眼睛,这些表现都是社交恐惧和自卑心理在作怪。你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必须克服这一点。

高度的自信心意味着对自己信任、尊重和肯定,也意味着对自己生活实力充分的了解。

对此,你要把与人交往当成一种兴趣而不是负担,你要明白,现代社会,没有人可以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每个人只有在与人交往、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才会获得自我提高和发展。

2.说话要有底气

在和别人交谈中,你一定要有信心,你要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下,你说话时才会理直气壮,这样,强大的气场就形成了。相反,如果你唯唯诺诺、底气不足,那么,你传达给对方的也是一些消极的信息。这样一来,你没有了强大的气场,对方的气场逐渐盖过你。因此,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这样你才能绝对的自信,才能理直气壮,营造强大的气场。

3.语言表达简洁干练

很难想象,一个言不搭调,语无伦次的人能营造出强大的气场来震慑别人。因此,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洁干练,用简单的语句将你的意思,你的情感表达得清楚明了。别人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你所说的话,你的情感和意见会迅速地占领别人的心,这样才能给别人带来震慑的效果。平日里说话要尽量简洁干练,给人雷厉风行的感觉,把你的自信表现出来,你的气场自然会强大起来。

4.说话时要有逻辑性

如果你说的话言之有理、极富逻辑性,让他人无可辩驳,那么,即使别人想不顺从都很难,因为你的话已经让对方从心底认同了。你的自信营造了强大的气场。相反,如果你所说的话前后矛盾,逻辑性很差,别人很容易找到辩驳的理由,自然不会听你的号召,你也就成不了别人的领袖。因此,要想营造强大的气场,在说话的时候,就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用客观存在的逻辑关系征服别人的心。

5.时刻保持良好的社交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万事以礼相待,一个懂得礼数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吸引人的气质,这类人往往不缺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你若想提高别人对你的欣赏能力,那么就要营造自己强大的气场,让自己与众不同。

多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社交活动中,一定要找到一个沟通的切入点,让对方产生好感,为此,你需要从心理的角度,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投其所好,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多半是借助语言这一桥梁进行的,这就涉及交谈的话题。相信青少年朋友们也有这样的心理:在结识新朋友时,如果对方与你志趣相投,那么,整个谈话就会其乐无穷,而若志趣相异,会感到“话不投机半句多”。掌握人们的这一心理,我们在交谈时,从对方的兴趣爱好切入话题,让对方感到你与他志趣相投,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

为此,在交谈中,你需要做到:

1.从对方关心的对象谈起

交谈时如能从对方十分关心的对象切入,也是一种投其所好的方式,有利于打开交谈局面。其实,我们不必绞尽脑汁地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一般来说,生活中,人们都会关注一下这些话题:

你可以谈足球、篮球和其他运动。

你可以谈食物、谈饮料、谈天气。

你可以谈生命、谈友情、谈光荣。

你可以谈同情心、谈责任感、谈真理。

你可以讨论书籍、电影、广播节目、国际新闻或本地的新闻。

你可以交换一下关于某个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的要点。

……

诸如此类,都是很好的谈话题材。

2.从对方最深切的情缘谈起

人都是有情感的。交谈时,若能从对方最深切的情缘切入,情深意切,往往能使其打开话匣子,达到交谈的目的。比如,你可以从对方的口音入手:“您也是××人吗?”

3.从对方“在行”的话题谈起

常言道,三句话不离本行。人们都喜欢谈论自己在行的话题,因为它关系一个人的成败与荣辱。因此,你与人交流时,要接近对方,可以从他最精通的话题谈起,常常能够引发他的谈话兴趣,唤起他的成就感,让他觉得与你有共同语言,有“话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交谈就会有好的结局。而对于你所熟悉的专门学问,对方不懂,也没有兴趣,就请免开尊口。

假如对方是医生,你对医学虽是门外汉,也可以用“问”的方法来打开局面。“近来感冒又流行了,贵院大概又要辛苦一阵子了吧?”这样一来,对方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你可以从感冒谈到症状、药品和补品等,只要双方都不厌烦,话题就会一直谈论下去。

4.有些问题不可问

与人谈话的时候,有些话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不要问及对方的花费,比方说别人衣饰的价钱或送礼的价值以及请客所花的费用,这会让人觉得你触及他的经济能力或者怀疑他送礼的心意。

也不可问女子的年龄(除非她是6岁或60岁左右的时候)。

不可问别人的收入。

不可详问别人的家世。

不可问别人用钱的方法。

不可问别人工作上的机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你不想让人知道的事你也应该避免询问对方,谈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对方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能令对方滔滔不绝,是你说话的本领,也是你增广见闻的方式。

可见,在谈话中,如果双方所交谈的话题是交谈者自己感兴趣的,他就会投入十二分的热情,但是如果他对所说的话题没有丝毫兴趣,即使场面再大,对方热情再高涨,也会觉得寡淡无趣。要和对方和平相处,并得到对方的认同,你就要彻底地了解对方的所“好”,知己知彼,才能迎合对方,投其所好。

主动暴露一些缺点,不做完美人士

所谓“自我暴露”,就是主动把自己的某些关乎内心的、私人性的信息传达给对方,从而让对方了解自己。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那些敢于自我暴露的人是自信的,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更是谦逊的表现。这两种人格魅力就足以吸引他人与你交往。

相信每个青少年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看起来品学兼优、毫无缺点的同学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亲近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看起来虽然很优秀,但却不可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越是苛求完美,人际关系就越差。

同样,在与陌生人交谈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那些表现得十分完美的人,人们往往敬而远之;相反,适度表现出一些小缺点,会更让他人觉得你真实、可爱。另外,即使存在一些小缺点,也不能遮掩你的光辉。

可能你经常会为自身存在一些缺点而感到苦恼,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能适当地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那么,你一定是个让别人感觉很可爱的人。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暴露缺点效应”。这一效应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他德才俱佳,那么,适当暴露出一点小缺点,不仅不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反而让人们更喜欢他。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至少能让人们感觉到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是个可以亲近的普通人,因而他们也会愿意与你相处。其实,换个角度想,如果是你自己,你愿意与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相处吗?那样只会觉得自卑、压抑、紧张。

(2)可使人们感到他的真诚和对人的信任。因为大多时候,那些十全十美的人是装出来的,而不是真的完美。

人与人交往,本身就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那么,我们在“自我暴露”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把握“度”的问题

如果你过分地传达给对方一个信息——我真的存在很多缺点,那么,这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因为他很可能会顺着你的思路去评价你,最终导致让对方远离你,因为和人们不喜欢“完美”的人一样,他们也不喜欢全身是缺点的人。因此,提倡“自我暴露”,也要把握“度”的问题,不可“和盘托出”,也不可“过度暴露”,我们不妨选择暴露那些不会影响到整体形象的“小事件”或者“小缺点”、“小毛病”等,正因为这些小瑕疵的存在,我们才会显得更真实、更可爱!

2.要遵循相互性原则

这里的“相互性原则”是指:“自我暴露”的速度必须是温和的、缓慢的,绝不可让对方惊讶。如果过早地涉及太多的个人亲密关系,反而会引起对方强烈的排斥情绪,引起焦虑和自卫反应。

与人交往,只有让对方产生如“这个人有点小缺点,但是其他方面挑不出毛病来,是个相当不错的人!”等想法,并将这种想法深深植入他的心中,才能实现长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