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孩子必备的9种思维10种能力
13221900000011

第11章 观察能力——一切尽在细节之中

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他的学生说:“应该先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事实上,除了科学研究,任何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即通过自己感官的感觉来获取外界的信息。对于很多青少年朋友来说,观察力如何,也直接影响到你的一生,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你才能察人所不能察,才能拥有走在人前的本领,所以观察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要善于洞察人心

人们在交往、谈话中,都会有一些内心活动,是否能看透他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们的观察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眼神、小动作,都是很有价值的观察对象。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说:“细节决定成败。”的确,一个人若具备了善于观察细节的能力,他就拥有了一种洞察一切的能力,也就具备了创造力。对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朋友来说,观察的目的性是学习目的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保证我们的学习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可能你会产生疑问:那么,我该如何获得观察力呢?人的观察力虽然受先天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会洞察人心,这不仅能训练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更能帮助其在生活中制定更好的交际决策。

有个道士求见唐伯虎,大肆吹嘘修炼的好处。唐伯虎一看道士,知道此人不善,就说:“既然有如此高妙的道术,为什么不自己干?而要赐予我?”道士说:“只恨我福分太浅!我看过的人很多,有福气的人,没有像你这样的。”唐伯虎笑着说:“我只出仙福,在城北有一间房间,非常僻静,你到那边修炼,炼出后各得一半。”道士还没有醒悟,每天到家来,拿出一把扇子求唐伯虎题诗,唐伯虎写道:“破布衫中破布裙,碰到人就说会炼银,那为何不烧一些自己用?玩弄把戏罢了。”

道士求见唐伯虎,不过是冲着唐伯虎的名声,然后得到他的题诗进而再去行骗,他的伎俩被唐伯虎识破,自然,他的想法是无法得逞的。

可能很多青少年朋友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令自己头疼的问题,不知道他人内心到底在想什么,而这就需要你具备洞察人心的能力。曾国藩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和他善于洞察人心有关。你要以之为鉴,把它用到社交和应酬上,于是,如何洞察他人的内心世界成了我们要理解的重要课题,掌握了它,你就掌握了与人打交道的要领。

实际上,人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多半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为此,只要你能用心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神情动态,你就能捕捉到很多信息。

当然,与人交往中,识别他人情绪、看透他人的内心世界,多半是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体恤他人的心情,从而调节自己。例如,如果你的朋友刚失去亲人,那么,在他面前,你就尽量不要开怀大笑,而应该感同身受,表达自己的悲哀之情。

人们对于那些善解人意者往往都有好感,并愿意与之交往。因此,人际交往中,你不妨细心一点,多观察对方的心情变化。当对方遇到了悲伤的事情时,你可以这样安慰他:“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心情……”当对方走出情绪的阴霾时,必定会认为你是个贴心的人。

但在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劝慰方式比比皆是。当同学、朋友失去亲人时,我们总说“别哭了,哭不是办法”;当朋友遭遇失恋时,我们说“失恋的人多了去了,你又不是第一个”;当朋友陷入人生困境时,我们说“你要坚强,一会总会好的”,等等。心理专家认为,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与对方形成同感共情,也没有将积极的心态传达给对方。

实际上,人际交往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难,只要我们掌握一些交际要领,但前提是洞悉对方的内心世界,那么,交际也会变得轻松。

眼为心门,从眼神中读懂对方

在人类的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神是无法掩饰的,因为更能真实地表达出一个人的品质、修养以及心理状态。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类的面部表情中,眼神是最为微妙复杂的,不管是用眼神表达信息,还是准确地理解别人的眼神所表达出来的信息,都非常困难。青少年朋友们,在训练自己的观察力时,如果你能从眼神中看透和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意思,那么你就能够洞悉对方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与之交流。

那么,如何通过对方的眼神读懂对方的心灵,从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1.不同的眼神,反映出不同的性格类型

不同的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内心世界。同样,不同的人,眼神也是不同的。自卑的人,眼神往往躲躲闪闪,很难长久地注视别人,一旦发现别人在注视他,就会将视线突然移开;性格内向的人,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即使偶然看对方一眼,也是一闪而过,这种人往往不善交际;三心二意的人,听别人讲话时一边点头,一边左顾右盼,从来不把视线集中在谈话者身上,这说明听话的人对说话人以及说话人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凝神倾听的人,总是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心不在焉的人,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非但不看对方说话,而且反应冷淡。

2.不同的眼神,反映出不同的情绪倾向

一个人,如果总是用充满仰视的眼神看着对方,说明对对方的尊敬和信任之意;反之,如果总是俯视他人,则是在刻意维护自己的尊严。表示认可和欢迎的时候,人们总是伴着微笑而注视对方;反之,如果紧皱眉头,用焦虑的眼神看着对方,则表示担忧和同情。当一个人鄙视对方的时候,总是保持面无悦色的斜视;当一个人讽刺另一个人的时候,总是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对方,然后突然一笑;当一个人突然圆眼瞪人时,是在表示一种警告或制止;当一个人从头到脚地以挑剔的目光巡察别人时,则是一种审视。

如果两个人彼此心存好感,那么说话的时候往往喜欢注视对方的眼睛,以达到眼神的沟通、心灵的交流;相反,如果两个人话不投机,就会尽量避免注视对方的目光,以消除不快。此外,漠视的眼神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还有一种轻蔑的意思在里面;眯视也是不太友好的语言,给人一种睥睨和傲视的感觉。

3.不同的眼神,传达出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在交往中,眼神和心理是互通的,如果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对交往将大有好处。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挪开目光,以示坚定不移的决心;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就要长久地凝视他的目光,以示自信;在和一个人交谈的时候,如果对方漫不经心而且微闭双目,你就要知趣,及时停止交谈,倘若你还想继续进行有效的沟通,那就要随机应变;和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交谈时,如果你想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少要有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直直视对方的眼睛,可以注视对方的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向对方传递你友善的信息;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如果你想尽快和对方建立信任感,在对方讲话的时候,你就要面带微笑,并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

认真倾听,破译对方心态

大多数观察人的高手,他们通常都能在对方所说话语的字里行间找到线索,巧妙地掌握对方的心理,从而了解他人对你的态度、对事物的看法,进而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青少年朋友都已经认识到察人、识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只有具备明眸慧耳,看清你的应酬交际对象,才能作出正确的交际决策,避免很多误区。可是如何掌握它的技巧和切入点,却成为一个难题。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

一个人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神态等,都是承载这句话的基础,它所包含的内容会让这句话所传达的情感更加丰富。当别人笑着亲切地说:“真是一个混蛋!”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一个玩笑,但是同样这句话,当人们咬牙切齿地说出来时,你就要认真对待了,否则很可能最酿成一个悲剧。很多时候,一句话并不是光用耳朵听就可以明白的,还需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最终你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有从对方的语气揣摩对方的心理,才能在与人的交流中有的放矢。

因此,在观察他人的过程中,你不仅要学会观察他人的举止、颜色,还要懂得倾听,因为很多时候,对方多传达的信息并不是直接陈述的。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怎样从倾听中了解对方的心态呢?

1.听出对方的情绪和意图

在各个场合,“听话听音”,一个人即使不和你说真话,他的语气同样可能暴露出他的性格、愿望、生活状况甚至他的意图。潜藏在人内心的冲动、欲望等,总是会通过某个方面体现出来,所以要了解对方意图可借语气来读懂他的心思。因此只要你能准确地抓住他的心,就能更准确地分析他的心理,就能看准他人的本质。

生活中,我们能从别人的语气来判断一个人与你交谈时的情绪等,而留意了他的语调语速变化,你就留意到了他的内心变化。有些语调变化是故意向你传达某些信息,而某些语调变化是潜意识的,你则可以发现他的情绪变化,以便随时调整你的说话内容。

2.鼓励对方多说

任何人在谈话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得到认同、理解。因此,如果你能表示出对对方的理解的话,那么,他是很愿意继续说下去的。对此,你可以在倾听后适当地加入一些简短的词汇,例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也可以点头微笑表示理解。当然,你还需要专心倾听,并与对方偶尔进行眼神交流,切不可心不在焉。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青少年朋友们,你必须学会看穿他人心思、懂得一些“读心术”,看人不能看表面,也不要凭三言两语无端地断定一个人,只有多方观察,从举手投足、眼神等各个方面综合判断才能真正判断他的心思、用意。而学会倾听,训练自己破译他人的心态,可以说是促使自己圆满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观其行,然后识其心

有时,如果你看不透一个人的内心,不妨观察一下他在不经意间所做出的一些肢体动作,这样一来,往往能够洞察他的真实内心世界。

我们都知道,观察人的内心是训练青少年朋友观察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观察人心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细心程度,还有人的思维能力。然而,什么才是观察人心的突破口呢?其实,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观察他人的肢体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肢体语言是其性格的一面镜子,会泄露其内心的想法。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假如你能够在说话之前先细致入微地观察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就能够很轻松地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境内活跃着很多美国间谍,他们窃取了很多军事机密,使德国损失惨重。为了识破这些间谍的伪装身份,德国方面绞尽脑汁,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各个行业的专家。在一次酒会上,在行为心理学家的指点之下,德国特工居然一举俘获了24名美国间谍,令美国情报部门元气大伤。

那么,德国特工有什么高招能大获全胜呢?答案是坐姿!原来,美国人的性格比较粗犷,不拘小节,坐着的时候,经常做出脚踝和膝盖交叉的动作,但是,严谨的德国人却从来不这么坐。在行为心理学家的指点下,德国特工根据这个简单的规律,识破了一直伪装得很好的美国间谍。

那么,你该如何掌握一个人的肢体语言以了解其内心世界呢?为此,你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观察其双手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双手是劳动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位,因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历程。在长期的劳作中,双手形成了一整套精细的动作,能够生动地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双手放在身体前面,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被别人观察到,因此,即使手部的动作非常细微,不易被觉察,也能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微妙变化。

紧握双手总是面带微笑看着对方,给人一种自信的、胸有成竹的感觉。实际上,紧握双手的人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内心拘谨而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手紧握的位置越高,情绪越沮丧,挫败感越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摩擦手掌,因为摩擦手掌代表着丰富的含义,适用于各种情境。摩擦手掌的时候,速度不同,反映的心理状态也不同。摩擦得慢,表明犹豫不决;摩擦得快,表明满怀期待。例如,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面试者一边踱步一边搓揉手掌,说明他的内心紧张不安。

2.观察其脚步动作

例如,性格开朗的人,走起路来大步流星,脚步声比较重;相反,性格内向的人,走路缓慢而踏实。成熟老练的人,走路很稳,步伐很有节奏;而毛头小伙子走起路来则匆匆忙忙,充满活力,当然,也就显得不够踏实。例如,如果一个人看上去非常强壮,但是走路却小心翼翼,那么,他肯定是个外粗内细的精明人,做起事情来喜欢以粗犷的外表来掩盖严密的章法;如果一个端庄秀美的女子走起路来却急急忙忙,脚步不仅沉重而且凌乱,那么,她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的人。

当然,一个人的肢体语言还有很多,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并加以总结。总而言之,不管是手部动作还是脚部动作,都会透露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无论是听别人说话,还是说给别人听,在说话之前,最好先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使谈话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学做有心人,提高观察力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思维更敏捷,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要想探索科学的奥秘,就得仔细观察。

无疑,观察力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能力。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可能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美丽纷繁的世界却没有留在他的脑海中。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观察力不强。

一个人的观察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他的一生。因为观察力是我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途径。不会观察者,是不可能拥有杰出的智慧,也不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所以观察力很重要。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应该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然而,观察力的训练并不是毫无章法的,为此,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观察目的,提高观察责任心

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是有目的的。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只有带着目的观察,才能提高责任心,才会对自己的观察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提高观察力。

明确观察目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认识到观察力的重要性,认清观察对自身职能发展的好处;第二层是在观察事物前,要明确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例如,在家中,你可以找出一件工艺品,观察其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特点等。在观察的过程中,你还可以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

2.明确观察对象,制订观察计划

这样就可以将观察力指向与集中到要观察的对象上,并按部就班,从容观察,从而有助于提高观察力。

例如,你可以学着种一盆花,然后每天观察其变化,还可以写观察日记。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有兴趣,又有丰富的内容,效果很好。

另外,你可以自己学着煮饭,例如,放多少米,怎么淘,放多少水,大火烧多长时间,小火焖多长时间。先观察父母怎样做,然后自己一边学着做,一边观察。这样既学会了做饭,也提高了观察力。

3.观察时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注意性是观察力的重要品格之一。只有提高注意性,对观察对象全神贯注,才能观察得全面具体,才能收集到对象活动的细节。

4.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提高观察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具有好奇心,对其观察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坚持长久的观察而不感到厌倦,从而提高观察力。

5.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善于捕捉机遇。科学家巴斯德曾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6.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

如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要注意被观察对象的典型性等。不懂得观察的方法,对学习和工作也不会带来益处;相反,只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工作的效率。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实验中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定期观察;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解剖(或分解)观察,比较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观察不同的对象,出于不同的目的,应事先考虑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观察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活中留意一事一物,能帮你提高观察力。

多方搜集信息,提高观察的准确率

我们观察到的往往只是表象,有表象就有本质。为了提高观察的准确率,我们最好在观察前后多方搜集信息,并努力求证。

观察力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牛顿若不是观察到落地的苹果,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不会对人类科学做出巨大贡献。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要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然而,你还应该认识到的是,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往往是表象,具有不真实性。为此,你必须在观察前和观察后进行一番信息搜集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准确率高的观察。

10岁的亮亮是个聪明的四年级学生,他对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生活中,他总是喜欢问爸爸妈妈“为什么”,后来,被他问烦了的爸爸妈妈就对他说:“如果你不明白,就自己去求证,这样不是更有意思吗?”亮亮点了点头,他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很有道理。

有一次,亮亮的脚趾上长了一个疮。周末的时候,爸爸带着他去医院清洗伤口,他看到医生用一瓶透明的液体擦在自己的脚上,很快,他发现,脚趾上居然冒泡泡,亮亮感到很奇怪,就问医生:“这是什么东西啊?好像不是酒精。”

“你怎么知道不是酒精?”医生问。

“酒精有味道嘛。”

“挺聪明的小孩。”医生对亮亮爸爸说。

就在亮亮准备和爸爸一起回家时,突然下起雨来,过了一会儿,还出现闪电。亮亮又感到奇怪,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短短一个周末,已经有好几个问题困扰亮亮。

回家后,亮亮赶紧上网查资料,那种冒泡泡的物质是什么?雷声和闪电出现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终于,他得到了答案,消毒的是双氧水,之所以冒泡泡是因为双氧水在常温常压下容易分解成水和氧气,气泡就是氧气。而雷声在闪电后出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接下来,亮亮又产生了很多疑问,什么是化学反应,氧气又是什么?雷声是怎么出现的……

从那以后,亮亮对物理、化学产生了兴趣,尽管他现在还没有接触到这两门课程,但他经常向其他高年级的同学借书来自学,现在的他已经成了班级里的“百事通”了。

生活中的青少年朋友们,当你遇到和亮亮一样的疑问时,会不会也和亮亮一样去找资料求证呢?真正解决观察中的疑问,才是有效的观察。因此,你在观察时也要带着质疑的眼光和追求到底的精神,这样,你的求知欲才会得到激发,才会不断获取知识。为此,在观察中,你需要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知识准备充足。有效的观察,必须具备关于观察对象的预备知识,知识准备越充足,对观察对象的理解就越深刻。

(2)对事物有顺序、有步骤、系统地观察。在观察某些事物时,要由表及里、由上至下、由突出到细致的特征等,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3)敢于质疑观察结果,并努力求证。有时候,你所看到的现象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因此,你最好寻找一些同类现象,如果前后几次观察的结果不同,你更要寻根究底找到正确的答案。

总之,在观察时,你一定不要止步于当下的现象中,而应该不断怀疑、努力求证,这样的观察才能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