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过多少兴亡、盛衰、成败、得失;有过多少明君、忠臣、豪杰、君子;也有过多少昏君、奸佞、枭雄、小人。朝代在不断地更替,岁月在无声无息地流逝。然而,往事如昨,对于今人,仍历历在目;故人犹在,他们在今人的口里、心中仍栩栩如生,其人其事让人评说、借鉴、向往。这全要感谢古往今来无数史学家们所编写的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
早期的史书,如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都已经失传了。一般人认为,孔子整理编订的《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前479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但这部书仅一万八千余字,记事过于简略,因此,在战国前期出现了《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左传》较之于《春秋》,所记历史略长,记载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内容也详尽得多,如隐公元年《春秋》书“郑伯克段于鄢”,只用六个字。《左传》则叙述了郑庄公家庭间的矛盾、群臣的警告以及颍考叔调和庄公母子的关系,极其详备。《左传》与《春秋》体例相同,都是编年体。到了汉代,司马迁以《史记》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新形式,被封建正史所承袭和沿用,成为《二十四史》之首,从此编年体不再受重视。直到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出现,编年体才重新大放光彩,取得与纪传体并驾齐驱的地位。从此,“两司马”成为史学领域前后辉映的两大巨人,他们的著作也成为传统史学的两座丰碑。
《资治通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体历史巨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继承并发展了《左传》写人叙事的特色。《左传》最后讲到晋国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司马光也就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一直写到五代十国为止,即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用三百余万字,记录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成书二百九十四卷,另有《考异》三十卷,《目录》三十卷,总共三百五十四卷。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受宋英宗之诏编纂的,宋神宗赐以书名并亲自撰序。其写作目的就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指导思想虽是为帝王政治需要而提供历史参考,但司马光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正史、稗官野史、奏议、笔记、文集、谱录、墓志、碑传、行状等杂史野书三百余种,记载史事详实、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洗练、故事饶富趣味、场景恢宏大气、表达情真意切,被推崇为“前古之所未有”的辉煌巨著,是以“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观今宜鉴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此,笔者在尊崇原著体例、忠实于原著的同时,又从这部三百余万字的鸿篇巨著中,撷取其精华,对原著中的篇目进行了适当的删减,省去原著中较不重要的篇章,将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尤其是那些在为人处世上、在才智谋略上、在道德修养上仍具有很重要现实意义的,使读者在阅读其中王侯将相和先贤明哲的行事风格及成败始末的史实中汲取经验,以史为鉴。
本书力求语言简洁凝练、语意通俗易懂、语句通达顺畅,使读者在阅读时既有节奏明快之惬意,又有如饮甘泉之况味。期望这样的呈现,能为读者开启进入中国古典殿堂的方便之门。本书内容分为原文、译文、评析三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另附上事件发生的时间,以便读者阅读、查找。
解译者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