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幸福时分
13216200000016

第16章 读《史记》札记(6)

这是个典型的“小人之言度君子之腹”的历史故事。扁鹊指出齐桓侯身体的疾病,齐桓侯非但不听扁鹊的劝告,反而对人说:“医生贪财好利,把没病的人说成病人,好为自己赚钱。”结果导致自己病入膏肓,最终断送了性命,教训极为深刻。

有时候,我们或出于善意,或出于关爱,或出于责任,也会对某些人提出忠告、劝勉甚或批评,自己的一番好意往往也会遭到曲解、误解甚至怀疑。不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大可不必劳心伤神甚至自责。事实上,如佛陀、耶稣等人说的话,也会有人提出质疑,但这丝毫不损他们的伟大。佛陀说得好:“我如良医,治病与药,汝若不服,过不在医。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若不行,过不在导。”

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的私奔

临邛县的富豪卓王孙和程郑两人宴请司马相如和县令王吉。大家喝得正高兴的时候,王吉给司马相如递来一张琴说:“早就听说您精于此道,请演奏一曲,为自己助兴。”司马相如弹了一两个曲子。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喜爱音乐,她偷偷从门缝里一看,便对司马相如一见钟情。待至宴会已毕,卓文君当晚就跑到了司马相如那里,司马相如立刻带着她一起回了成都。

回成都后,司马相如家里除了四面墙外,什么都没有。卓王孙听说女儿跑了大怒:“这个丫头竟然这么不长进,我即使不忍心杀她,但我也决不给一文钱。”卓文君对司马相如说:“我们只管到临邛去。到了那里,即使是和兄弟们借点钱也能维持生活,哪至于像在这里这么自讨苦吃呢?”于是,司马相如就和卓文君一起回到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在市场上买下了一个小酒店,卓文君站在柜台旁边卖酒,司马相如则系着围裙,和那些伙计们一起干活,刷盘子洗碗。卓王孙听说如此,羞得插上门不敢出屋。

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卓文君为爱而爱,跟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私奔,爱得如此勇敢、执著和纯粹,真是令人感动。可惜的是,这样的经典爱情却越来越难以找到现实版了。在越来越混杂的社会,卓文君式的女子越来越少,卓王孙式的父母却越来越多,人们对爱情的解读就只剩下性欲和物欲了,而爱情的主要组成部分情欲却被这两者挤压掉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越来越难以找到真爱;另一方面,婚姻和家庭越来越受到冲击。而人们爱情的不幸福和婚姻家庭的不和睦,反过来又会给社会的和谐带来危害,这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难道这是杞人忧天吗?

如果卓文君的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会为我们现代人的爱情观感到十分的可笑、可怜甚至可悲。

有为才有位

汉武帝一次读《子虚赋》,读完之后大为赞赏:“我不能和写这篇赋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真是遗憾!”侍者杨得意说:“我有一个老乡叫司马相如,他说这篇赋是他写的。”武帝大吃一惊,立即把司马相如找来问。司马相如说:“是这样。但这一篇写的还只是诸侯的事情,还不值得您看。我还可以给您写一篇天子打猎的赋。等我写完了献给您。”武帝马上派主管文书档案的人给他送去了书写工具。司马相如献上了倡导节俭的《上林赋》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任命司马相如做了郎官。

这是一个“千里马与伯乐”的完美故事。故事中的千里马司马相如,被伯乐汉武帝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并被任命为郎官,可谓是个幸运儿。但现实中,有些即使是才智出众的人,却不会有司马相如那么幸运,会遇到不被赏识、不被重用、不被看好的人生境况。于是,有的人一味埋怨社会,抱怨环境;有的人怨恨自己命运不好,运气不佳;有的人自我放弃,得过且过;有的人争风吃醋,明争暗斗,这些都是不健康的、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其实,人生的这种际遇,也正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养精蓄锐的绝好机会。领导不让你抛头露面,你就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上司不让你上台发言,你就在台下做一名认真的听众;导演不让你当主角,你就演好配角,而这些时候,你比那些或抛头露面、或上台发言、或当主角的人,就有更多个人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会利用这些难得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完善。

俗话说,有了满腹才,不怕运不来。一个人只要有更多的真才实学,有更强的实力,就一定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真正的英雄肯定有用武之地。怀才不遇世上有,世界终归纳英才。

担当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因为错误地听信某些话而杀了不该杀的人,后来发现后,他就把自己关起来,给自己判了死罪。晋文公说:“官职有高低,刑罚有轻重。错杀人是下面官吏们的错误,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在我被任命为他们的长官的时候,我没有向他们推让;当我得俸禄比他们多的时候,我也没有把俸禄分给他们。现在我偏听偏信错杀了人,却把罪过推给下级,这样的事没听见说过。”他坚决推辞,不接受晋文公的宽免。晋文公又说:“你这样认为自己有罪,照这逻辑推起来,是不是我也应该算是有罪?”李离说:“法官应该依法办事,用错了刑,自己就该受刑;杀错了人,自己就该被杀。您是因为我能够仔细地侦察分析,判断疑案,才让我做法官的。现在我杀错了人,按罪理应处死。”于是就没听晋文公的拦阻,而引剑自杀了。

好一个勇于担当的法官李离,真是十分令人敬服。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无论是过去的古人,还是今天的我们,还有未来的人们,都是多么的需要。一个人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他就不会推卸责任;不会临阵逃脱;不会消极逃避;不会得过且过;不会欺上瞒下;更不会做“缩头乌龟”,而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现实;敢于肩负起小到家庭,大到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甚或危难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充分展现强者风范。其人生定会过得积极而认真,充实而丰富,坚定而从容。

担当,是个人的脊柱,民族的脊梁。

不卑不亢

汉武帝时期,王温舒任中尉,专采用凶恶狠毒的手段维持治安。其间,杀死杀伤过许多人。王温舒喜欢吹吹拍拍,对有权势的人极力巴结;对于没有权势的人,就把他们等同奴仆。权势大的人家,即使作恶如山,他也不去触犯;没有权势的人家,即使是金枝玉叶他也敢于欺侮。后来有人告发王温舒接受在册兵员的贿赂,还有其他作奸犯科的事,罪当灭族,王温舒自杀了。

“见了兔子开枪,见了老虎上香”的王温舒最终也没有好的下场。这就警醒我们,不要欺小怕大、欺软怕硬、欺善怕恶,正确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真正做到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具体说,就是事上当谨慎,待下宜宽仁。对领导、上司或德高望重的人,要敬重谨慎,这是一个人有教养和稳重的体现。当然,不阿谀以苟合,不谄媚以求亲,要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尊严,这关系到自己的人格。而对待下属要施以仁爱和帮助,给予理解和宽容。这才是为人处事的应有修为。

哈巴狗邓通的悲惨结局

宠臣邓通没有别的本事,就靠着自己谨小慎微地讨好皇帝。汉文帝曾长过一个毒疮,邓通经常用嘴给汉文帝吸脓。这倒勾起了汉文帝的心事,他故作随便地问邓通说:“当今天下谁最喜欢我呢?”邓通说:“应该是没有比太子更喜欢您的人了。”过了一会儿,太子进来问候汉文帝的病情,文帝也让他给自己吸脓,太子倒是也吸了,但是脸上带着不情愿的样子。过后他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吸脓,于是自己心里感到惭愧,但也从此开始忌恨邓通。等到文帝死,景帝一上台,邓通立即就被罢免了,让他回到蜀郡老家去住。没过多久,有人告发他私自到国境外铸钱,于是汉景帝把他抓起来交由法吏审问,掌握了一些事实。接着彻底追查,除把邓通的家产全部没收充公外,他们还欠着国家好几个亿。景帝的姐姐长公主看着不忍,送给了邓通一些财物,但随即又被官吏们没收,以至于头上连根簪子也不给留下。长公主无法,只好让人借给他一些衣服和食物,以维持生活。到这时邓通真是彻头彻尾地连一文小钱也不属他所有了,最后死在别人家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