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圣严法师说佛
13137200000049

第49章 知足,则幸福长存

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详。

——圣严法师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佛遗教经》上说:“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稳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天堂,也觉得不满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也是贫穷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也是富有的人。”也有人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幸福要从何建立呢?其实,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那么,心要如何才会安呢?古人说:“无所为而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这是教导我们,行善时不要想“我是在做善事”“我是在帮助人”,真正的“纯善”,是牺牲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占有。由牺牲奉献当中你才会懂得,帮助别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圣严法师从佛家的观点这样来阐述“知足”的重要性:“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详。”

佛家认为,人,就是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我们如果能在每一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详。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也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却很少。一位官员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给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后来农夫真的累了,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乏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奋力向前跑!

最后,他体力不支,“咚”地倒在地上,死了!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有了贪念,就永远不能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因此,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

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今日重温,也许会忍俊不禁,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