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圣严法师说佛
13137200000037

第37章 放下你的优越感

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他的优越感摆在别人面前,那是一种无礼、无智、以势压人的愚蠢行为,最终只会遭到他人的攻击和唾弃。

——圣严法师

人往往会产生优越感,因为人总会拥有某种优势、某种能力、某种创造、某种成就,使他自我感觉优于别人。这其实是很普通的事。人生一场,为什么不要求自己优于别人呢?如果人人都缺少这种要求,社会还有什么进步可言?

无论什么优越感,基于智力也好,基于财富也好,基于种族也好,基于文化也好,都是廉价的。优越感有时候并不是一样好东西,它使人们对你敬而远之,使你逐渐失去朋友。所以圣严法师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他的优越感摆在别人面前,那是一种无礼、无智、以势压人的愚蠢行为,而且最终只会遭到他人的攻击和唾弃。”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是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美丽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但她整天总是郁郁寡欢的样子,连个可以谈心的朋友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优越感的驱使,她会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别人,久而久之连最亲密的朋友都疏远她了;譬如,好友兴冲冲地打电话告诉她,用了折价券到批发店买到许多便宜的保养品,而她总是说:“噢!你还到这种地方买东西呀,我只敢在有品牌的专柜买,那里的价格也不是很贵哦。”这样的话除了让人产生距离感,还会产生厌恶感。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喜欢。

无德禅师告诉她道:“如果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一定会成为有魅力的人。”

这位女施主听完后非常开心,虔诚地问道:“那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而不是说处处显示自己优越的话。”

女施主接着又问道:“那禅音又要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答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音声转为帮助的音声,把不屑的音声变为尊重的音声,把娇纵的音声变为体贴的音声;同时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说到底要有一颗善良慈悲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了,也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没有了以前那种不可一世的优越感,对人总是谦恭有礼,对朋友尤能体恤关怀,大家都很喜欢她。

现代社会,似乎很多人都有一种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的优越感,当地人看不起外地人,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小城市的人,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富人看不起穷人,白领看不起蓝领……

这种优越简直有点浅薄、可笑。其实,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存在,都有令人感动的地方,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只能彰显自己的幼稚与肤浅。一个懂得人生的人,绝不会轻易去否定或忽略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别人不可超越的价值和特质,而拥有这种心理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不可否认,人们的出身、教育、能力、外貌总是存在差别的。但并不是说你的这些优越性可以拿来当作伤害别人的工具。我们都是平凡人,虽然无法拥有那么多,却至少可以让自己毫无优越感地待人接物,为自己赢得良好的生存氛围。

习惯了“拿起”的人,让他“放下”谈何容易?况且,他能放下手上、肩上的重负,能放得下心里的牵绊吗?“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欲求心灵解脱的人,须知“有舍有得,舍而后得”的人生道理。——圣严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