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忠告
13114400000004

第4章 从帮助和给予中寻找快乐

懂得给予的人,往往有着伟大的慈悲之心;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最受尊敬的人。因此,只要我们善于帮助他人,懂得给予和奉献,就必定会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待。当朋友多起来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不快乐也就随之远去了。

快乐来自于给予而不是接受,通过你的努力使你周围的人变得快乐起来,这给你自己带来的快乐感会倍增。因为,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证明了你存在的意义。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慷慨地伸出帮助的双手。只有在帮助他人和无私给予之中,才能够领略到生活的真谛。

顾客就是上帝,这样一句话同样适用于IT行业的领军者——微软公司。在比尔·盖茨的带领下,这一理念从微软公司的最高层一直贯彻到了最基层的每一个员工。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张亚勤说:“在IT领域我们有很多的竞争者,对于我们来说,怎样才能够在未来保持一个很强的竞争位置,最重要的就是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大的价值。”

对于比尔·盖茨和微软来说,用户就是自己需要无私帮助和给予的对象。只有当微软公司用自己产品的优良品质帮助用户顺利解决生活和工作之中遇到的难题之后,才能够在众多的相同品牌之中获得数目庞大的忠实用户群,这反过来就等于是帮助公司提升了业绩。因此,在比尔·盖茨的成功哲学之中,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别人才是最快乐的根本方法。

1994年是比尔·盖茨冰火两重天的一年。这一年的元旦,他和自己的爱妻梅琳达喜结连理。同一年,他的母亲因为癌症而不幸病逝。如此巨大的变动对盖茨的精神和感情上的打击非常大。他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作为世界首富却拯救不了母亲的性命?于是,在不断追问之下,盖茨开始重新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这一年,比尔·盖茨听从了父亲的建议。他拿出了9400万美元成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在他母亲逝世一周年时,他和妻子再一次将1000万美元捐赠给了华盛顿大学,并且还以其母亲的名字玛丽·盖茨建立了奖学金。此后,他和妻子还给西雅图的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捐赠了100万美元。

以前,美国民众都只知道比尔·盖茨这个IT行业的巨头拥有129亿美元的身家,却少有人提到他的慈善行为。然而盖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己的慈善事业。在他看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既是在完成母亲的遗愿,又能够让更多的人从困难之中解脱出来。只有看到别人快乐起来,他才感到真正的安慰。

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着同样的心情,有的人忧愁、有的人快乐……这种意识是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是实施慈善行为的前提。其实,当你问到“为什么有的人有几百万而有的人只有几百块的时候”,这正是自己的同情心在发挥作用。所以,抓住这一关键瞬间,适时地种下一棵善良的树苗,日后其必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1993年的时候,比尔·盖茨和自己当时的未婚妻梅琳达曾有过一次非洲之行。后来梅琳达回忆道:“我记得这是我和比尔第一次谈论这些疾病对于孩子们是多么悲惨。我们问自己,我们能做些什么?”

梅琳达的同情心发挥了作用,比尔·盖茨激动地说:“我们或许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为了帮助非洲的难民们,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开始向父亲学习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以便有一天能够以“义工”的身份重新走进非洲最穷苦的地方。

后来,老盖茨在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宣布,比尔·盖茨计划捐出他按照当时的计算所拥有的1000多亿美元的财产,只留给他的孩子每人1000万美元,捐款主要用来帮助非洲地区遭受艾滋病和疟疾困扰的人。

不计个人得失,只求获得帮助的人能够健康、幸福,这才是比尔·盖茨寻找到的快乐。在他日后的慈善事业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愈加热心的美国人行走于世界各个地区。

助人乃快乐之本。帮助他人,是把自己的快乐与更多人分享的一个过程,愈多人分享到你的快乐,你的快乐就会增长越多倍。

智慧箴言

人的一生其实很公平,付出永远和回报是成正比,只是各自所得的回报方式不尽相同罢了。当你付出越多,所得到的也就越多。就像是春天播种下种子一样,只要你细心呵护,就一定会迎来秋天的硕果累累。

在同一片蓝天之下,只要你我心中时时想着他人,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才是一件值得愉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