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忠告
13114400000002

第2章 豁达一些,不要斤斤计较

豁达是一种心态,是在同人交往的时候不斤斤计较的一种气度,是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的一份气量,是在与对手竞争的时候可以对挫折和失败释怀的一种精神。豁达的人,不会被生活中种种不如意之事所羁绊,因此才会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豁达的人,眼光往往放得更加长远,他们可以轻易地逾越眼前的障碍,从而走上通往成功的平坦大道。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其实,豁达不仅仅需要我们去包容别人,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我们用一份豁达之心去帮助自己。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豁达之心可以让你暂时忘却眼前的困难,一觉醒来之后依旧会迎来一个艳阳天;当你人生失意的时候,豁达之心可以让你抛去忧伤烦恼,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比尔·盖茨在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家伙。他做事总是磨磨蹭蹭,上学的时候还经常迟到,在课上不认真听讲而去咬铅笔头,睡觉醒来之后从来不叠被子,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读书,从来不愿意与同学交往。面对这样一个孩子,从来没有人会想过他日后能够成为世界首富并且建立起微软帝国,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领路人。

其实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得益于比尔·盖茨的父亲豁达的态度和教子有方,一方面,老盖茨包容了小时候的比尔·盖茨的种种坏毛病,因此才没有扼杀掉他的商业头脑,这正是老盖茨豁达的体现;另一方面,老盖茨豁达的心态还体现在他努力使自己走出了丧妻悲伤。人生短暂,过度悲伤只会使自己蹉跎掉更多的时光。所以,老盖茨才把对妻子的怀念转化到关怀和爱护更多人的慈善事业上面。

1994年,陪伴老盖茨40年的妻子玛丽因为癌症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陷入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的老盖茨决定把自己剩余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妻子最钟爱的慈善事业之中。老盖茨正是用自己豁达的心态,超脱了自己无休止的哀伤,从此才从妻子去世的阴影之中走出来。

而老盖茨的行为也深深地影响着比尔·盖茨。因为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比尔·盖茨当然不能让这一伟大的事业从此失去了后来者。1998年退休时,老盖茨接受儿子和儿媳梅琳达的建议,担任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联席主席一职,为孩子们打工,并从事慈善事业至今。

正是老盖茨用自己的亲身行动为小盖茨树立起了榜样的力量,告诉他只有豁达地去看待一切,才能安心尽享生命中的阳光。“作为父亲,我从没想象过这个住我的、吃我的、用我名字的叛逆小男孩有一天会成为我的老板,”老盖茨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但这就是现实。”

子承父业,当年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如今已经变成了慈善界的带头人。并且他还宣布,在自己死后将会把全部的财产捐助给慈善事业。在比尔·盖茨的慈善旅程之中,从生他养他的美国本土到横跨一个大西洋的非洲最贫困的地区,都留下了比尔·盖茨的足迹。他的豁达和宽容已经完全超脱了国界和肤色的限制。正是因为对更多人的关爱,才成就了商业奇才之后另一个伟大的比尔·盖茨。

拥有豁达的心态,让比尔·盖茨没有把金钱看成束缚自己的牢笼。其实,豁达是一种自信的态度,如同一根坚强的精神支柱。拥有豁达的心态,不去和他人斤斤计较、不去和自己斤斤计较、不去和生活斤斤计较、更不去和命运斤斤计较的人,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比尔·盖茨总是对自己的子女说:“没有豁达就没有宽容。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没有宽容心,你仍然会遭受内心的痛苦。”

中学毕业后,比尔·盖茨同大多数人一样想到哈佛大学去读书,而这也正好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很想让儿子继承自己律师事业的老盖茨包容了儿子的“任性”,冷静思考之后,他和妻子决定遵从儿子的想法,让其在大学里面自由发展。父亲豁达的态度让比尔·盖茨很感动。

可是一年后,比尔·盖茨决定要离开哈佛,放弃自己学业,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同他多次交谈之后,比尔·盖茨的父母再一次包容了自己的儿子。他们从来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儿子身上,由此才令比尔·盖茨能够在计算机行业大展宏图。

在比尔·盖茨和其父母的身上,豁达已经不单单只是一种对他人、对自己的宽容了,它更应该是一种把成功和失败都看平淡的境界。完全放下过去的荣辱和是非,才能为自己树立起一个新的起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难过,不要忧伤。在愁苦的日子里心平气和,相信吧,幸福的一天终究会来临。”普希金如是说。这正是豁达心态的最真实写照。

智慧箴言

豁达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宽容;豁达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品格;豁达是一种洒脱,更是一种胸怀。真正豁达的人,经得起失败的摧残,也承受得住诱惑的腐蚀。能屈能伸,知进知退,才能够淡然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使生活中的豪爽之情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