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086

第86章 让生活快乐起来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德谟克里特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

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因此德谟克里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做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中,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

德谟克里特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很刻意在这方面培养自己。有时,他会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待在墓地里,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里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还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经常性的外出旅行,让德谟克里特花费了父亲留给他的绝大部分财产。而他又整天忙于写作“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家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有些人甚至企图占有他的财产。他们控告他浪费祖产、对家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

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里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在我的同辈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也探索了最遥远的地方;在我的同辈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也听见了更多有学问的人的演讲;在我的同辈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为埃及丈量土地的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德谟克里特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法庭当即判他无罪,与此同时,阿布德拉还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在哲学方面,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因此,他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道德可教,认为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造成人的第二本性,而教育方法应该以鼓励和说服为主。他也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每天都有新思想。

之后的很多哲学家都受到了德谟克里特学说的影响。哲学家们总是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并乐观地认为这并不难,是这种乐观让他们大胆地去假设、论证。他们的态度使得他们充满朝气,并敢于冒险,对自己好奇的一切东西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