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084

第84章 万物不变都是一

即使这件事物是过去的,我们现在提起它的时候,它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存在于现在的。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生在埃利亚一个被尊敬的富裕家族里,不过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却很少。亚里士多德也只是将他的一些经历作为传说:巴门尼德曾做过色诺芬尼的学生,在埃利亚学派中是一个出色的人物。

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是巴门尼德思想传播的黄金时期。柏拉图的记载中说,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访过巴门尼德,受益匪浅。

巴门尼德认为“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而且感官是骗人的,他还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他相信,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这与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一生万物,一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是不同的。举例来说,赫拉克利特认为“冷”的对立面是“热”;而巴门尼德显然认为“冷”仅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仅意味着“不光明”,没什么对立之说。

他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巴门尼德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是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在通过思想与语言进行哲学推断的哲学家中,巴门尼德是最早的一位。从他流传下来的言论来看,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言语都有一个载体,如果在这一时间和另外一时间想到或者谈到同一样东西,那就说明这件东西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变化,如有变化的话,就说明这不是同一样东西。他还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而且不仅在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永远都存在。

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是有漏洞的。比如说人们常提到的麒麟,它只是人们虚幻、杜撰出来的,原本不是真实存在的,怎么能说人们用语言描绘出来了,这个事物就一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呢?

有人说是巴门尼德创造了逻辑,实际上他从语言和思想中提取的,只是一种遵循逻辑的形而上学。人们现在回想起某件事物,回想是现在发生的,而回想的对象则不是现在存在的。回想是在大脑中对过去的事物进行重读,而过去的事物依旧在过去,并没有随着回想而来到现在。因此,他提出要避免产生这种错误的唯一办法,就是比这种错误的逻辑走的远一点,看的也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