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060

第60章 师说(节选)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1]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4]也。

嗟乎!师道[5]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6]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9]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0],小学而大遗[11],吾未见其明也。巫医[12]乐师百工[13]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14],官盛则近谀[15]。”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16]、苌弘、师襄[17]、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8],如是而已。

“注释”

[1]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2]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师。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出生的时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6]出人:超出(普通)人。

[7]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9]句读(dòu):也叫句逗。古文中没有标点符号,语气已经完的叫“句”,语气未完的叫“读”,句号为圈,逗号为点。

[10]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问老师。

[11]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12]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

[13]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1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15]谀:阿谀,奉承。

[16]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关于少昊时代职官制度典籍历史等情况。

[17]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18]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