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144

第144章 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黑格尔

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大学里的一流哲学家大都是黑格尔派。在纯哲学领域之外,许多新教神学家也承认自己受过黑格尔学说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一个官吏家庭。青年时就热衷于神秘主义的他,1788年进入杜宾根神学院学习,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他是一个模范学生,每次都因成绩优良获得奖学金。他的父母还请教师替他补习几何学、希腊文、拉丁文……这为他日后阅读古典文学、哲学,根据希腊文、拉丁文的原始材料讲哲学史打下了基础。

毕业后,黑格尔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后来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无薪讲授哲学,四年之后晋升为哲学教授。自1818年开始直到1831年因霍乱去世,黑格尔一直在柏林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一职。

青年时代的黑格尔恰逢法国大革命,卢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被法国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动,开始藐视普鲁士,崇拜拿破仑。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和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让他的政治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逐步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赞颂现存的普鲁士王国,成为普鲁士的爱国者和最忠诚于这个国家的公民。

在所有伟大的哲学家当中,黑格尔的哲学可以说是艰涩深奥、最难懂的,让人不能卒读。在他看来,有限事物在表面上的自立性是一个幻觉。黑格尔有这样一个论断: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他认为,除了全部整体之外,任何东西都不是完全实在的。

他所谓的“现实的”的含义,并不是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他认为,经验主义者所有关于事实的看法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必然的、全部的不合理。只有把事实当成全体的一个样本,并在改变它外在的形式特征之后,才能看出它是否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因为经验主义者把现实的等同于合理的,就必然会造成一种自满的情绪。之所以有自以为是自满自得的情绪,是因为它和一个信念联系在一起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正当的。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在其生前正式出版的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和《法哲学原理》,后人又根据其讲义、笔记和学生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