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125

第125章 知识就是力量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出生于贵族之家,他的父亲和姨妈都是爵士。23岁时,培根便成为一名国会下院议员,并且做了艾塞克斯伯爵的顾问。后来,艾塞克斯伯爵因发动政变倒台,培根又在起诉艾塞克伯爵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经历使培根饱受非议。总体来说,伊丽莎白女王当政时期,培根的仕途并不顺利。詹姆斯一世即位以后,他才时来运转。

1617年,培根获任他父亲曾经担任的掌玺大臣一职,一年后便升任大法官。在当了两年大法官后,培根因接受诉讼人的贿赂而受到惩罚。他不仅被罢免了公职,还被处以罚款和监禁。不过,这份判决并没有完全执行—他只被监禁了四天,也没有人强迫他缴纳罚款。此后,培根远离官场,专注于著书立说。

实用性是培根哲学的基础,具体表现为利用科学技术,使人类发现或发明能够控制自然的力量。培根信仰传统宗教,主张哲学和神学应该分离,虽然他认为从理性出发也能证明确实存在神灵,但在他看来,除此之外的神学都是凭借启示认识的。

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种族的假相、洞穴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和剧场的假相。他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杀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

但是培根的“四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向,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也许是认为数学的可实验性不强,培根很轻视数学。同时,他也不喜欢亚里士多德,但对德谟克里特的评价却很高。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致效因产生的必然结果。他不否认世间万物都遵从神的旨意,但反对在具体研究中夹杂功利之心。

培根一生在学问上成就很大,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思想,著作颇丰,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创始者,马克思称其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