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3108800000105

第105章 天主教哲学教父

如果要明白,就应当相信,因为除非你们相信,你们不能明白。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哲学是建立在之前主教们打下的基础之上的,之后欧洲便陷入了混乱,人们一边忍受着深刻的苦难,一边期盼着美好的来世。在将近五百年中,基本上没有出过伟大的哲学家,因此,奥古斯丁也被称为中世纪教父哲学的最伟大代表。

奥古斯丁是非洲人,生于公元354年。幼年时,他在母亲的教育下学会了拉丁语,但在学校学习希腊语的过程中,他却饱受学校的残酷惩罚,因而他很讨厌希腊语。青春期以后,奥古斯丁为情所困。16岁的他在迦太基与一位妇女相爱,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时,他的母亲开始考虑他的婚事。不过后来,他又与一位少女订了婚,并和以前的情人断绝了联系。可是她的未婚妻太年幼了,要等两年之后才能举行婚礼,于是,他耐不住寂寞,又有了一个情人……

奥古斯丁的良心却越发地不安了,在举行婚礼前,他终于决定信仰宗教,终生不婚。19岁时,奥古斯丁在西塞罗著作的引导下再次研究哲学。他阅读了大量拉丁文哲学著作,独立研究通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就在这时,他信奉了摩尼教,同时也醉心于占星术。他认为,神是巨大的物体,他本身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紧接着,奥古斯丁去了罗马。尽管他依然保持和摩尼教徒的交往,但他却开始怀疑教义的正确性了。他同意摩尼教“我们犯罪,是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的天性使我们犯罪”的看法,但也认为学院派主张怀疑一切是对的。与此同时,他还开始相信恶魔具有实体。

青年时的奥古斯丁富于热情,放荡不羁,但内心总有一种促使他追寻真理与正义的冲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奥古斯丁和同伴偷摘了邻居的梨,他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认为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邪恶。因为当时他并不饥饿,而且他自己有更好的梨。他认为,他之所以偷邻居的梨,是出于自己对邪恶本身的爱好。这使得这件事的本身变得更邪恶。

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思想纠缠”简直是一种病态,但在奥古斯丁生活的那个时代却是正确的。

后来,奥古斯丁放弃了教会职务,来到米兰担任修辞学教师。这时,他遇到了安布罗斯,逐渐被安布罗斯的慈祥感动,并喜欢上了天主教。但由于从学院派学到的怀疑主义的作怪,他并没有立即投入到天主教的怀抱。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决定改信天主教,并接受了洗礼。

晚年时,奥古斯丁担任了希波的主教,之后一直居住在那里。他被自己的罪恶意识纠缠,生活因此变得很严肃,哲学思想也变得缺少人情味。不过他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多彩多姿,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罗马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