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
13107500000022

第22章

【译】

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与人互相争执排挤,与人和睦相处而不结党营私。”

【解】

在中国成语里,“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等都是带有贬义的词语,但现代社会不得不靠各“党”各营其私以相互制衡,从而实现整体社会的大公。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

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言语来举荐人,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善言。”

【解】

现实生活中常发生的情形是,一个人如果品德被否定,其余的几乎也就被否定了。比如秦桧、严嵩的字,汪精卫的诗都不错,但几乎无人提起。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呢?”孔子回答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别人。”

【解】

这一章孔子强调了“忠恕之道”,这一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忠厚、忠诚、忠信、宽厚、宽容、宽恕,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杏坛礼乐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①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②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

①毁:诋毁,毁谤。②试:这里指考察过某人的行为。

【译】

孔子说:“我平时对待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那也经过反复的考验。这样的人,正是夏、商、周三代正直做事的规矩。”

【解】

与人为善,对待别人应以诚信为本,不要随意去诋毁别人。同时评价一个人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根据,不可妄下定论。否定一个人或称赞一个人,都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去考察和验证的。

【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①也,有马者借人乘之②,今亡矣夫。”

【注】

①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此为阙文。②有马者借人乘之:有马的人如果自己不能调教驾驭,就可以借给有能力的人来调教,不必勉强自己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译】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中缺疑的地方,就如同有马的人自己不能调教,先借给别人乘骑一样。这种精神现今已经没有了啊。”

【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该秉持的原则。不懂的地方宁愿先空缺,以待能人、后人来考订,而不是凭一己之空想做定论,贻害后世。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扰乱人的德行,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局。”

【解】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早已成为人们自我警示的座右铭了。因为这句话同时也暗含了策略和权术,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大多都经历过这样一段“忍耐”时期。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

孔子说:“大家都憎恶的人,一定要深入考察一下;大家都称赞的人,也一定要仔细地进行考察。”

【解】

圣人犹被非议,谁能令一切人尽皆称颂,或尽皆厌恶?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必须详加省察,不主观臆测谁好谁坏,也不听信别人的闲言碎语,武断地判定谁是谁非。此外,也说明任何人都免不了被人非议,所以坚定自己的道路,只要不违道义,别人议论就让他议论吧。

【原文】

子曰:“人能弘①道,非道弘人。”

【注】

①弘:弘扬,光大,扩充。

【译】

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德,不是道德来光大人。”

【解】

人是一切社会行为的主体。一切社会问题、一切历史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营造者和实行者,既是始作俑者,也是最后结果的分享者。良好的社会风尚是靠人建设的,腐朽奢靡的时尚也是人的行为形成的。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能及时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啊。”

【解】

有错能改,善莫大焉。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及时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过则匆惮改,“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冥思苦想,结果却没有什么进步,还不如认真地学习啊。”

【解】

闭门造车,一味苦思冥想,还不如认真地学习,与书本中的人相接触、学习,或走出书屋得到外边的大千世界实践、学习。但学习的同时,也不可不思考,思与学只有灵活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益于个人成长。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②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

①馁:饥饿。②禄:做官的俸禄。

【译】

孔子说:“君子考虑道义事业,不考虑谋食。耕地,有忍受饥饿的时候;做学问,也可获得官职俸禄。君子担心道能不能实行,从不忧虑贫穷。”

【解】

君子固穷,安贫乐道。但在实际生活中,若一味大谈道德宏论,完全忽略吃饭谋生的必要,也是不可取的。

【原文】

子曰:“知①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

①知:通“智”。

【译】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取得的,仁德不能守护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凭借聪明才智取得的,又有仁德可以守护的,但是如果不用庄重的态度对待它,那么百姓是不会敬服的;凭借聪明才智取得的,能够用仁德守护的,也能用庄重的态度对待它,但是如果没有礼仪的规范,那也是不完善的。”

【解】

创业容易守业难,孔子认为以“智”就可以取得业,但需要“仁”“庄”“礼”去守成。只有四点同时做到,才可尽善,建立一方事业。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①,而可大受②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

①小知:做小事情。知,作为。②大受:承担大任。受,责任、使命。

【译】

孔子说:“君子不可从小处赏识他,但可以使他担大任。小人不能让他担大任,但可从小处赏识他。”

【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君子小人各有所才,优劣同在,不可求全责备,但可知人善用。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①而死者矣,未见蹈②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知鲁庙灾

【注】

①蹈:踩、踏。②蹈:遵循、履行。

【译】

孔子说:“百姓对仁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水与火,我只见过陷身其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投身仁德而身亡的啊。”

孔子说:“面对仁德,即使是自己的老师也不谦让。”

【解】

孔子从百姓对“仁”的迫切需要以及行“仁”的勇敢两个方面勉励弟子践行仁道。

【原文】

子曰:“君子贞①而不谅。”

【注】

①贞:信。

【译】

孔子说:“君子坚持正义而不固守小信。”

【解】

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可以和此章互解。但灵活变通的同时要能清楚并坚持自己的底线与道德正义的底线,否则一味的变通只会造成原则与标准的丧失。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①。”

【注】

①食:食禄,俸禄。

【译】

孔子说:“侍奉君主,必须先认真工作,尽职尽责,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解】

假如已经选定了某项事业,就应当先认真工作,再考虑收入的事。薪资报酬在选择事业的时候可以考虑,但若选定之后还一味纠结,无疑会影响工作本身。事情做不好,报酬又从何来呢?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

孔子说:“教学生,没有贫富、等级、天资、地域等的差别。”

【解】

勇于打破当时的贵族等级,突破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的权利,这就是孔子之所以成为大教育家的地方。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

孔子说:“所走的路不同,就不能共同谋划。”

【解】

只有志同道合才能共谋大事,政治如此,生活如此,朋友亦如此。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

孔子说:“奉命出使,他的辞令,只要能传达国家的使命就足够了。”

【解】

“辞达”本来指的是外交辞令,但后来也被扩展开,泛指说话、文章各方面。在今天,会议发言、会议报告、学术论文、宣传广告等无不需要向“辞达”靠拢。

【原文】

师冕①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②师之道也。”

【注】

①师冕:乐师,冕是这位乐师的名字。当时的乐师大多为盲人。②相:帮助。

【译】

乐师冕来见孔子,他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后,孔子便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说:“这就是同盲人交谈的方法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法。”

【解】

孔子对乐师冕的态度,非刻意为之,只要有同情心,会替人考虑的人都不难做到,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对待残障人士的态度。

季氏第十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③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④有言曰,‘陈力就列⑤,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⑥矣?且尔言过矣,虎兕⑦出于柙⑧,龟玉毁于椟⑨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⑩。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不对田赋

【注】

①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属国,位于今山东省费县西。②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③东蒙:蒙山。因在鲁国东边,故称东蒙。④周任:周代的史官。⑤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能力担任适当的职务。⑥相:辅助。⑦兕(sì):雌性犀牛。⑧柙(xiá):用来关押野兽的木笼。⑨椟(dú):匣子。⑩费:季氏的采邑。

【译】

季氏准备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难道这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上代的君王曾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是在被封的鲁国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去讨伐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这么做,不是我们两个人的意思啊。”孔子说:“冉求!贤吏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自己的职务,如果做不好,就让贤。’遇到困难而不去扶助,将要跌倒而不去搀扶,那何必用你做辅助的大臣呢?而且你的话不对。放老虎、犀牛归山,把龟甲、玉器毁损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的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后世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真正的君子痛恨那种不承认自己贪心,而一定找出理由来为自己辩解的人。我听说,对于那些有国有家的人而言,不担心贫穷而忧虑财富分配不均;不忧虑人口少,而忧虑生活不安定。因为平均,就不会有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生活安定,也就没有覆灭的后顾之忧。诚能如此,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应该修整文明的德行吸引他们前来。既然招致他们来了,就应该让他们安心而居。现在,你们二人一同辅助季氏,居住远方的人不诚悦归服,而不能招来他们;国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而不能守卫,反而策划在国内发起战争。我只怕季孙真正的忧患,不是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宫廷的内部啊!”

【解】

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季氏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想要去攻打颛臾。孔子一向不主张通过军事征战的途径解决问题,尤其反对季氏的这种不符合道义的行为,所以谴责了冉求和子路,而“萧墙之内”的预言也果真被孔子言中。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①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②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③矣,政逮④于大夫四世⑤矣。故夫三桓⑥之子孙,微⑦矣。”

【注】

①希:通“稀”,很少。②陪臣:大夫的家臣。③五世:指鲁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④逮:及。⑤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⑥三桓:仲孙、叔孙、季孙皆出桓公,故曰三桓。⑦微: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