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①加:给予。②易:《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③过:过失,过错。
【译】
孔子说:“假如再给我几年时间,50岁的时候去研习《易经》,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解】
这一章体现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学精神。据说,孔子晚年非常爱好读《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
【原文】
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
①雅言:正言,指标准规范的语言。
【译】
孔子在诵读《诗》《书》,赞礼的时候,都是用标准规范的语言。
【解】
孔子在平时谈话的时候是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是以当时周王朝的官话,即“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
【原文】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②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③。”
【注】
①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的大夫。②奚:为什么。③云尔:如此罢了。云,如此的意思。尔,而已,罢了。
【译】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呢,你应该这样说:他这个人嘛,发愤追求学问,专心致志到了忘记吃饭的程度,沉溺于学有所得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虑,甚至自己即将进入老年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解】
子路没有回答,因为一时很难用短短几句话概括孔子,所以有了后边的夫子自况。结合整部论语来看,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最多的就是“好学”了。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只是爱好古老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解】
这一章孔子主要强调自己并不是“生而知之者”,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是勤奋刻苦、善于思考的缘故。然后世儒家还是把孔子抬到了“生而知之”的祭坛上。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
孔子从来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解】
圣人语常不语怪,语德不语力,语治不语乱,语人不语神。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儒服儒行
【译】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们长处学习,将他们不足的地方作为借鉴而改正。”
【解】
孔子认为,真正好学之人从不拘于固定的老师,随处随时都可以向人请教,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本着一颗谦虚的心向旁人请教,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同时,孔子也提醒人们,在求学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辨别能力去判断老师的长处和短处,并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要盲目地崇拜。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①其如予何?”
【注】
①桓魋(tuí):宋国的司马向魋,主管军事行政事务,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称为桓。他曾有谋害孔子的想法,学生们得知此事后,马上告知孔子,并劝孔子暂时避开,但孔子并不在乎,遂发此感慨。
【译】
孔子说:“上天赋予我如此的德行,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解】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去往宋国的途中,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于是拔其树。在孔子与弟子撤离时,弟子让孔子快一点走,孔子回答说,“上天赋予我如此的德行,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宋人伐木
【原文】
子曰:“二三子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
①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
孔子说:“你们认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任何行为不向你们公开的,这正是我的为人啊。”
【解】
大概当时门人总认为孔子还有什么秘诀没有传授给自己,出于好奇,有问,所以孔子作此回答。即使在今天,向老师、前辈寻求秘诀、秘籍的人不也还有吗?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献、行为、忠心、诚信。
【解】
这一章主要讲孔子的教学方向和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教育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们学习历代的经典文献,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注重从“忠”“信”方面进行人格修养和锻炼。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①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②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③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
①斯:就。②恒:恒心。③约:穷困。④泰:宽裕,富足。
【译】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完美的人,我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保持高尚品德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虚空却说成充足,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保持好的品德的。”
【解】
孔子一向注重一个人的仁德修养和人格的塑造。这里提到的“圣人”和“善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理想人物。对于“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孔子给予严厉的批判,认为这样的人是难以保持良好品德的。
【原文】
子钓而不纲①,弋②不射宿③。
【注】
①纲: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横断水中,这种捕捞鱼的方法叫纲。②弋(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③宿:归巢的鸟。
【译】
孔子只用钓竿钓鱼,但不用纲的方法网鱼;孔子只射飞鸟,但不射捕食归巢栖息的鸟。
放鲰知德
【解】
圣人仁被万物,草木鱼虫鸟兽亦在此列,但又不至于像佛家一样舍身饲虎。儒家之仁,最终还是以人为落脚点。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①也。”
【注】
①次:次一等,差一等。
【译】
孔子说:“大概有不知晓就妄加创造的人吧,但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并且牢记在心,这是比生而知之者次一等的智慧。”
【解】
孔子对自己的学风和做学问的态度做了概述,同时也是对当时存在的“不知而作”的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求知,孔子指出对自己不知的东西,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原文】
互乡①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②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惟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③其往④也。”
微服过宋
【注】
①互乡:地名。②与:赞许,赞扬。③保:据守。④往:过去。
【译】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交流沟通。但互乡有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孔子的学生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应该赞赏他的进步,不应该放任他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应该容许现在的干净,不要计较他过去的旧恶。”
【解】
本章是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与人为善”的思想的最佳体现。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诚心求仁,仁就自然来了。”
【解】
《里仁》篇有言:“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立志求仁,就不会有恶行了。
【原文】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③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④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⑤,君子亦党乎?君取⑥于吴,为同姓⑦,谓之吴孟子⑧。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
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陈,陈国。司败,官名,即司寇。②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昭”是其谥号。③知:知晓,懂得。④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⑤党:偏袒、包庇。⑥取:通“娶”。⑦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⑧吴孟子:春秋时期国君夫人的称号,这里指鲁昭公的夫人。由于鲁昭公娶于吴违背了“同姓不婚”的礼制。所以,“吴孟子”为昭公对夫人的讳称。
【译】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私的,难道君子也偏私吗?鲁昭公迎娶了吴国的同姓女子为夫人,讳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的,那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误,世人一定会知道。”
【解】
“同姓不通婚”这在古时候是大礼,孔子不可能不知。鲁国是孔子的故国,鲁昭公是鲁之先君,若孔子直言不知礼,便是失礼行为,(在孔子看来,陈司败故意这样问已是失礼行为)所以孔子直接回答“知礼”。事后被指出来时,也不作辩论,只说是自己的过错,并感激指出错误的人。整个对答,委婉而微妙,也说明孔子相当地会说话。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要请那人反复咏唱,然后再跟着唱。
【解】
喜欢听音乐,热爱唱歌的孔子,比高高在上的学堂先生平易近人多了!
【原文】
子曰:“文,莫①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
①莫:大约、大概。
【译】
孔子说:“学习礼仪文献,也许我和别人差不多。像君子那样身体力行,我还没有做到。”
【解】
孔门教育,一直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②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
①抑:只不过。②云尔:这样说。
【译】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努力朝着圣人和仁人的目标前进而从不感到满足,教育学生也从不感觉疲倦,只能说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难以学到的啊。”
【解】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认真、好学、谦虚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原文】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②。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③曰:‘祷尔于上下神祇④。’”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
①疾病:疾,生病。病,病情严重。②请祷:向鬼神祈祷。③《诔(lěi)》:祈祷文。④神祇(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
【译】
孔子生病了,而且病情很严重,子路为他祈祷。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解】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却说:“丘之祷久矣。”言下之意,这样做没有用。孔子讲天命而不迷信,对鬼神之类的东西保持敬畏之心而不讨好屈从,值得借鉴。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
①孙:通“逊”,恭顺,谦让。②固:固执。
【译】
孔子说:“奢侈的人不谦逊,节俭的人固执。与其不逊,宁肯固执。”
【解】
孔子由生活经验指出,奢侈的人常傲慢,简朴的人多固执。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常常忧愁。”
【解】
君子有着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万事万物,不计个人利害得失,所以君子的心境是宁和的、坦然的、舒服的、惬意的。小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心境自然忧愁。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谦恭而又安详。
【解】
待人接物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才可能达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境界。这不仅需要大量生活经验的积累,更需要长期的修养和沉淀。
泰伯第八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②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陵阳罢役
【注】
①泰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秦伯自号句吴,为春秋吴国始祖。②三:多次。
【译】
孔子说:“泰伯啊,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他再三让王位(给季历),(因其隐居)得不到老百姓的称赞。”
【解】
这一章孔子主要赞颂泰伯谦让的品德。据说泰伯赏识三弟季历的儿子(文王)的圣德,便想把王位传给季历,以便日后文王继承王位,于是他“三以天下让”。几经波折后,泰伯终于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了姬昌,即周文王,文王传给了武王,遂灭殷朝,统一了天下。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君子笃④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⑤不遗⑥,则民不偷⑦。”
【注】
①劳:辛劳,劳苦。②葸(xǐ):拘谨,畏惧。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④笃:厚待。⑤故旧:故交,老朋友。⑥遗:遗弃。⑦偷:淡薄,冷漠。
【译】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按照礼仪的规范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按照礼仪的规范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按照礼仪的规范就会导致祸乱发生;只是正直而不按照礼仪的规范就会尖刻伤人。君子如果对自己的宗族厚爱有加,老百姓就会自修仁德;君子如果不遗弃自己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解】
此章讲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礼仪的关系。内在情感只有在礼的规范下,才会既真实地传达出其本来意思,又显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①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②夫,小子③!”
孝经传曾
【注】
①启:看看。②免:指身体免于损伤。③小子:对弟子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