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榜样的力量
13071200000018

第18章 做最好的自己(2)

一是无所不知的上司。自负的上司宣称:“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正确。”他们自以为全世界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管理学家尤因称这种心理为“全知全能信念”,正是它播下了灾难的种子。例如不耐烦听完下属的话,听几句就凭感觉下结论,用“我都知道了,不用说了”这种话来打断对方等,这些都是陷入“全知全能谬误”的上司的表现。即使下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构想,上司也会以“与自己的经验不符”为由对之视若无睹。

二是陷入“我是老大”错觉的上司。不少上司骄傲自满的程度虽然还没到“全知全能”的地步,但也认为至少在公司内部自己算得上老大。他们觉得一切问题只有自己出马才能圆满解决,所以总是到处干涉别人工作。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在炫耀,而是在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向下属传道授业。他们坚信这些活生生的经验之谈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自以为是地认为下属也会觉得自己的教导是有价值的。但许多上司却忘了大部分下属都把上司的经验之谈当作无味的说教和反复的录音重放。

上司成功经验的无休止重复对于下属来讲不过是让人厌倦的说教。如果你以为下属会为此感激涕零,那只是你这个上司的错觉,也是你目空一切的一种体现。然而现实却是,越是在公司里屡获殊荣的上司就越喜欢夸耀自己的成功经历,但他们自身却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陷入自负的上司为了向周围的人展现才能,还喜欢陶醉于“自吹自擂”。其实如果上司真的有才干,下属即便不喜欢他的个性或者领导风格,也至少会认同他的能力,尊重他这个上司。可是自抬身价的上司出于对“万一下属不认可我的能力怎么办”的担忧,总是每时每刻都故意向下属炫耀逞能。则未必会受到理想的效果。

企业领导一定要自信但不自负。自信不自负,是说领导者要推进工作,成就事业,必须保持自信,但是,过分自信,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就会走向成功的反面。自负出于无知,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不可能无所不能,过分自信,刚愎自用,只会使决策失误,事业受损,引来别人的嘲笑。所以,作为领导者,要保留自信,摒弃自负。

4. 做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指出:“形体之美胜于容颜之美,而气质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而人的这种气质跟一个人的修养是分不开的。”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但文化气息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的修养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表现。修养越高,其人格魅力也就越强。现在社会中,腰缠万贯的人不少,修养很高的人却不多,一个人没有修养,如果他是普通人,影响的至多是个人的利益,如果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他的个人的行为关乎着的一个团队的成败。所有的管理者,不管职位高低,都有一定的下属。管理者对下属不仅要讲管理,还对他们负责。要管理好部下,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时时处处为他们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就是“修己以敬”。可以想象,一个管理者自己素质低下,办事不认真,怎么可能让下属素质提高,办事认真。一个原本素质较高的下属,一旦长期处于素质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会变为近墨者黑了。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难,而要堕落,却是很快很容易的。

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让员工得到安乐,不只是要准时为他们发放工资那么简单,还要考虑怎样管理培训他们,让他们能在技术上、精神上、素质上,都有所提高。管理者给下属的报酬与慈善家对穷人施舍是完全不同的,慈善家只要将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捐献给贫穷者就可以了,但管理者则是以培养教育和组织管理部下的方式,通过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来达到满足下属经济上和精神上需要的目的。

从这一点来看,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人们通常认为,管理者一定是成功者,他们象征着财富、权利、尊贵。仔细想一想:成功者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事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管理者是企业中的权力象征,这并不代表管理者可以得到全体员工的服从,如果权力运用不当,有可能落下个众叛亲离的结果。管理者可以跻身上流社会,他们是时代的宠儿,但是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个人修养,仍然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手中的权杖,是不能够在团队中获得支持的。管理者应该具有亲和力,具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得到别人尊重和支持的最有效的方法,比拥有权力和财富都要有效果。管理者该怎样培养个人魅力呢?

第一,热爱下属。这一点应该不言自明。领导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管理下属,如果他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下属,那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优秀的领导总是对下属关怀备至,他们对下属所做的事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下属充满信心,并努力使他们对领导充满好感。他们易于让员工接近,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的大门里。

第二,乐观向上。乐观的领导总是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因为他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悲观的领导却总喜欢找各种借口或摆出一副对一切都胸有成竹的架势,因为他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乐观的领导认为下属都是自己的好帮手,悲观的领导则认为他们懒惰、讨厌、无用;乐观的领导每天清晨起床,便充满激情、信心十足,悲观的领导则躺在床上,精神不振;乐观的领导乐于接受下属提出的建议,悲观的领导总是认为新的建议必将带来新的麻烦。

第三,鼓舞人心。仅仅是愿意抛头露面,站在众人面前指手画脚,这并不能表明领导具有多少勇气。领导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因为事情要比过去做得更好。如果领导让某人去试做某一件事而未获成功,也不要对做事的人失去信任,更不要乱加指责。因为你要明白:如果不给下属失败的机会,让下属重新振奋精神,又怎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呢?

第四,公正无私。当你总结成绩、安排工作、增薪晋级、雇用员工、解雇员工的时候,你的任何决定都将影响整个部门。因此,讲求公正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位下属毫无业绩,你却给他加薪,这只能让其他下属感到不满。当一位下属无辜受冤时,集体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当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让他知错认错,然后置之一边,不应耿耿于怀。犯错误是学习的良好机会,切不可把它视为伤害下属自尊心与自豪感的靶子。

第五,诚实可信。诚实,意味着向上级领导报告他们可能并不想听到的事情;诚实,意味着告诉下属他们何对何错;诚实,意味着领导自己犯错时敢于承认错误。既要向下级讲出实话,又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这并非易事。保持诚实有利于公司的共同利益,它应该作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准则。

第六,坚决果断。领导要时常做出各种决定,而做出这些决定都是需要勇气的。当信息完全准确时,领导易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当信息难以获得时,你简直就无法作出决定,而这正是考验你的时候。事到临头,你必须作出一个决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些都是领导的大忌,没有人会尊敬或愿意跟随一位胆小怕事的领导。

第七,统领全局。聪明的领导从不会说:“这不关我的事。”如果你突遭不测进而需要下属投身为你解忧,那你必须先让他们知道,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乐意帮助他们。如果下属除了完成他们所认为的份内事情,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拒绝去做,那可以断定,你的部门将陷入困境之中了。

5.拒绝浮躁,实干稳干

但凡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他们很明白,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才能换取成功的光顾。同样,任何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都要遏制住浮躁的性情,脚踏实地,专心做事,这样,成功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

很多时候,你越着急,就越不会成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定方针、策略,稳步前进。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如果能把浮躁的情绪稍稍收敛,使它变成一种渴望,一种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这种浮躁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带着它走向成功。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会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会制定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1946年,17岁的李嘉诚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浮躁,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是他稳健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制造业是一片空白。这是一个机遇。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的性格。

作为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李嘉诚很快判断一个机遇将要到来并紧紧抓住了机遇。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他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料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同时,李嘉诚又联想到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他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外装饰花卉,但是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料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