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师的作文课
13067900000069

第69章 练习篇(9)

总之,我觉得,这篇总结的确写得不错。它写得“短”,写得“实”,写得“有特点,有个性,不一般化”。当然,如果能在“短”的基础上更精炼一些,在“实”的基础上使数字更准确一些,去掉那个“一般化”的结尾,就更完美了。

下面谈谈写作练习问题。

在职工作的同志练习写作,主要应该练习写短小的文章,写实实在在的,有特点、有个性、不一般化的文章。不一定是写总结,写什么都要这样。抒情散文尽可能少写。因为就大多数同志的工作性质讲,应用抒情散文的地方很少。当然,读一些抒情散文也可以。散文在语言上是很讲究的,读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一些语言材料,揣摩揣摩别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的。在写得短这个方面,我国古代散文很有特色。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只有88个字,可是写出了王安石对孟尝君的一些看法和对历史的一些见解。语言精炼,结构严谨。不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见解,你不能不佩服他用那么短的篇幅就鲜明地表述了他的意见。其他一些名篇,往往也只有几百字或一两千字,就能记叙清楚,描写生动而感人。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因此大家就都去写抒情散文,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对于古代的东西,我们应该取其可取,弃其当弃才好。我主张继承古代散文使用语言简约、精炼,构思行文严整、缜密这些特点,而不要单纯地去学写景、抒情这种写法。我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过去有这么一个传统,直到现在影响还很深。比如,1977年大学招考,我收集了一下各省、市的语文试题,作文大都是抒情散文题目。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在工作中,这类文体的用处很小,常常要写的是工作性、科学性的东西。因此,练习写作,首先要从工作出发,写些实在的东西,而不是从兴趣出发或因袭传统去写些不着边际的抒情散文。

其次,练习写作要注意在两个方面下些功夫。

第一,练习写作时首先要通观全篇,在铺陈事实、说明论证方面,认真推敲,在结构方面要周密思考,不说做到天衣无缝,但缝不要太多、太大,起码要保持思路连贯一致,材料和观点统一。叙事要清清楚楚,分析论证要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不夸大,不掩饰,让人一看就清楚明白。拿我们印发的总结来看,有的地方还值得进一步推敲。如在“党委重视,加强了领导”一节分析情况时指出:“我公司6万多名职工中,1968年以后进厂的新工人约占64%。这些青工名义上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但绝大多数的实际文化程度只相当于小学或初中,再加上文化程度较低的一部分老工人,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职工约占职工总数的84%。技术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4%多一点,其中约有一半还是中专程度。干部的业务知识、管理工作水平也很低。”而总结的前言部分却是这样写的:“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接着,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1979年全公司钢、铁、坯、材等12种主要产品产量,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8种产品达到优质水平,精矿粉、铸造生铁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质量金牌奖。30项可比技术经济指标全部超过了1978年创造的历史最好水平,其中16项指标夺得国内同行业的冠军。精矿品位、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转炉利用系数,平均炉龄和钢铁料消耗等6项指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另一处说:首都钢铁公司“文化革命”前业余教育搞得不错,是有底子的,然而,“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我公司的职工学校被解散,公司教育处也被撤销。1978年初,党委决定恢复教育处”,职工教育才又上马。把这几处联系起来看,不免令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职工文化技术低,职工业余教育才恢复了一年多,就能收到那么大的效果,使生产水平有那么大的提高吗?生产水平提高肯定是事实,列举的那些事例都是有根据的。问题在于,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是不是仅仅由于职工业余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呢?恐怕不是。不难理解,粉碎了“四人帮”,政治的、经济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工人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等等,恐怕是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职工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当然也会起作用,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单是教育这一方面是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的。因为教育不是立竿见影,春种秋收的事情,教育见成效是缓慢的。怎样分析生产水平提高的原因,怎样分析职工教育恢复和发展在生产水平提高中所起的作用,都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一说思想工作,就把一切成绩都归之于思想觉悟的提高;一说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就把一切成绩都归之于业余教育的作用;…一说落实政策,就把一切成绩都归之于政策的威力。如此等等,都失于片面化、简单化、绝对化。过去,我们吃这种亏是很多的,应当引以为戒。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写文章一定要通观全篇,弄清文章各个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作到前后一贯,合情合理,不可顾此失彼,失于照应。事情的分析和文章的写法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无论写任何文章都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前面提到,前几天语言学会请陈原同志作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就讲了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问题,讲得很好,对于我们练习写作很有启发。他举了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人们运用语言要求准确,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只能模糊一点。比如,天气预报说的大雨、中雨、小雨原是有严格界限的。降雨量在若干毫米以下的叫小雨;若干毫米以上,…若干毫米以下的叫中雨;若干毫米以上的叫大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大雨、中雨、小雨,就比较模糊,没有那么准确。准确与模糊是相对而言的。表达的时候,应当准确的地方必须准确,可以或者需要模糊一点的时候就模糊一点。不能说得很绝对,但是也不能随随便便,要看表达的需要。我们选印的这篇总结里引用的那些数据和事实的叙述,大都是准确的。如果没有这些数据和事实的叙述,所谓生产水平的提高就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了。在这里,还有一份总结在谈到职工业余学校怎样解决师资来源问题时,介绍了聘请兼职教师的经验,说兼课教师应“给予适当报酬”。“适当”二字,就显得模糊一点。这是一份经验总结,需要用准确的语言,经验才能介绍得比较具体,供人参考。但是,有的时候就需要用这一类模糊的语言,像“一定”“适当”“基本”“大概”“可能”之类就都是一些模糊的字眼。在有的场合需要用这类字眼,比如,“对违反操作规程因而造成事故的,要给予适当的处分”,这里就只能用“适当”。我们在学习运用语言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选用最恰当的说法。

在职学习的同志最好作两种练习:

第一,写片断。这种练习最好每天做,如果实在不行,每周总得写两三次。

写片断就是只写一小部分,只写一二百字、至多三五百字,甚至几十字都行。写一件事,不从头至尾全写,只写事件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段,这就是一个片断。比如春游,不一定写一天游赏的全部经过,只抓住其中的一件事,或一景一物来写;写一样东西,不写全貌,只写一个侧面;读一本书或看一场电影,不全面分析评价它的内容或人物,只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体会或感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写一个什么建议,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批评生活中一种不良倾向等,都可以。

这种练习写片断的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短,不费很多的时间,容易坚持;二是因为写得短,可以有时间去逐字逐句地推敲,这样做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短文也同样有组织材料、明确观点、谋篇布局的问题。写讨论性的东西,也有论点、论据和推理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断地推敲,就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运用语言也会越来越缜密,越来越熟练,天长日久,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不要小看这些片断,长文章还不是由一个个观点生发开来,组织而成的?我劝大家多做这种练习,多多益善。

第二,写一整篇文章要反复改。这种完整的、比较长的文章不必多写,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写一篇就行。但是,不能写完拉倒,一定要反复修改。改文章是没有止境的。有人说大作家的文章一字不能改,没有那么回事。有些作家,出版了一本书,再版、三版的时候每次都有所修改嘛。改什么呢?改的头一步就是删,按照写“短”,写“实”的要求,把该删的和可删的地方统统删掉。文章里的水分少了,就显得更短更实了,个性特点也突出了。删改的过程,往往是进一步整理思路的过程,也是充实文章内容和突出其特点的过程。第二步是补。文章经过删改,可能会出现删过头的现象,在删掉没有用的东西时,把一些有用的也删去了,或者文章本来就缺点什么东西,这就要补,补就是充实。补什么呢?这就看缺什么了。如果论述不全面,就要补观点;如果文章说服力不强,就要补例证,包括数据。补多了再删,删多了再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不断加深、不断提高的,有时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写出文章来反复修改正是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提高。没有增一个字则太多,减一个字则太少的神话。第三步就是推敲全篇的逻辑结构,看看自己表述的东西是不是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文章就是这样修改出来的。写了一篇文章,放起来,过一个星期拿出来看看,往往自己就会发现问题。改一回,放起来,过些时候又拿出来改一遍。这样反复修改几次,直到满意为止。写出来先请别人提提意见,指点指点,自己拿回来改,是一个好办法。…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往往不能发现问题,经人一指点,有所启发,拿回来改,就有下手的地方了。从练习写作的角度看,写一篇文章多修改几次,远比匆匆忙忙多写几篇、写完拉倒,或者等着别人给改,改完大致看看拉倒为好。多改就多动脑筋,无论是推敲内容,或是斟酌字句,这样锻炼下去,效果是会很显著的。

把写片断和写整篇结合起来,每一两天、两三天就写上一段,每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写一整篇,然后反复修改,这样交错进行,半年一定有半年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提高,我建议大家试一试。诸位现在都参加学习班,有老师对我们的写作进行帮助、指点,我想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又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研究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老师的批改,…自己反复实践,你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本文是著者在北京市工农教育研究室举办的在职干部“语文学习讲座”上的一次报告摘录。由张盛如、惠兰整理,发表在1980年11月《语文学习讲座》函授讲义第6期。

(选自《张志公文集》第3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

说“练”(张志公)

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练什么,怎么练呢?

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语言还是文字之事,所以在口耳训练的基础上还得练眼、练手。

过去教语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

练口,要从发音练起。要从小训练发音准确,清晰。发音含糊,拖泥带水,把词句中的某些音节“吃掉”之类的现象,必须纠正。要练读,大声地读。字读得对,句逗读得清楚,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气神情,才算合格。要练说话,要求说话一字不苟,清楚完整。说稀里糊涂的话,说半截话,都应当纠正。“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之类的东西,应当避免。进一步要求说话爽朗流利,有条理。所答非所问、拖沓重复、漫无边际、语无伦次等现象,都应当纠正。

练耳,就是训练听的能力,要求听得准,听得清楚,听得完全,并且能抓住要领。对于近似的声音,对于语调语气,要有分辨的敏感。要能准确地听懂别人的话,不走样;要能完整地听进别人的话,不遗漏。可以一直训练到听话的态度。听别人说话,思想不集中、走神,或者缺少耐心,才听了上半截就自以为知道了下半截,乃至不等人家说完就打岔,这些习惯都应当随时纠正。

口耳训练是一项经常的工作。课内课外,要随时进行。…因此,教师对于口耳训练的重视和自己的示范是关键所在。此外,需要有计划地做一些练习。除了我们所熟悉的朗读、听写之类的练习方法,还可以配合着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例如:口头报告,讲故事,打电话,讨论问题,不化装的短剧排演,复述教学的讲解,复述听过的报告,复述广播节目的内容,传达别人的意见等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式。

不要认为口耳训练跟读书作文没有关系。把一个孩子训练得“出口成章”,再要训练他“下笔成文”将是事半功倍的。反之,如果学生读学过的文章还结结巴巴,上句不连下句,既无语调,更无神情,说起话来,哼哼唧唧,前言不搭后语,想训练他写好文章必定是事倍功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