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13058800000034

第34章 工党与工会的特殊关系(3)

然而,尽管遇到上述的障碍,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还是获得重大胜利。工党上台后的第二年就修改了工会法,取消了公务员工会不得加入政党的法令,并废除了工会会员交纳政治基金必须由本人声明要交的制度,恢复了由不愿意交纳政治基金的会员声明不交的制度。自此工党的工会集体党员人数迅速回升,组织力量也得到发展。到1947年,工党的工会集体党员达403万人,1979年达到651万人的历史最高峰。直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前,19 46年重新确立下来的工会政治基金制度未遇到任何挑战,尽管这期间保守党多次上台执政。

1979年保守党政府上台以后,在加紧向工会进攻,对工人罢工和设立纠察线等施加法律限制的同时,又在工会政治基金问题上大做文章。19 84年,保守党政府通过一项新工会法,规定:凡设置政治基金的工会,均需在1986年3月底以前举行会员秘密投票,决定本工会是否继续设置政治基金;以后设置政治基金的工会,都要定期就是否保持政治基金举行秘密投票表决,每次投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十年。这次保守党在工会政治基金上对工会和工党的挑战比1 927年那次更为恶毒。它不是在工会会员交纳政治基金的方法上做文章,而是企图从根本上阻止工会设置政治基金,进而从法律上割断工会与工党的组织联系,从而达到既限制工会发挥其政治作用,又从组织和财政上扼杀工党,使工党再也不能复兴的目的。按照这个法案,一个工会一旦投票决定取消政治基金,那么它的政治基金就立即终止,继续资助和参加工党就算非法。如果工会与工党仍保持原来的组织关系,工会与工党都将违法。

撒切尔政府通过新工会法是在增进工会内部民主的名义下进行的。当时各工会内部在民主问题上确实存在很多不足。工会领导人脱离群众,包办代替,不依靠和发动会员的政治积极性是英国工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拿工会政治基金来说,参加工党的绝大多数工会,自从设置政治基金以来直到1984年从未就是否继续设置政治基金进行过民主投票表决。而且,许多工会当时决定设立政治基金时,虽经投票人多数表决通过,但实际参加投票的会员比例不高。据统计,当时码头工会支持设置政治基金的会员只占会员总数的7.9%,机械工人工会只占14.3%。有的工会是在经过几次投票表决后才通过设置政治基金的。据1974年对邮政工会(后改为通讯工会)的调查,在交纳政治基金的会员中,只有一半的会员知道自己是在交纳政治基金。这种情况很有代表性。

从上述情况可见,形势对工会和工党十分不利。一些报刊评论员和民意测验也预计,在这次应该投票的37个工会中,多数工会将决定取消政治基金,甚至认为70%的会员将投反对票。然而,由于在共同的利益推动下,工党和工会又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并且斗争策略和方法适当,所以各工会投票结果完全出乎舆论界和保守党政府的预料。进行投票的全部37个工会都以压倒多数票顺利通过保持政治基金,投赞成票的会员平均达83%,最高达97%,最低达59%。而且,参加投票的人数也破以往的纪录。工会会员的投票率一般较低,而这次在有投票权的700万会员中,约一半人参加了投票,各工会投票率都远远超过本工会选举总书记的投票率。不仅如此,有两个原来未设政治基金的工会也投票决定新设政治基金,并均以占80%以上的多数票顺利通过,甚至投票率高达90%。其中1个是“白领”工人的“国内税收人员联合会”。

工会政治基金在经过了几次考验后,仍然是联系工会和工党的重要纽带,并构成工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在1983年,英国在册的工会有409个,共有会员1,100万;其中98个工会,1,000万会员加入了职工大会;而设置政治基金的工会有58个,这58个工会共有会员超过800万名,这800多万名会员中,交纳政治基金的占76%。其中最大的工会是运输和普通工人工会,有155万名会员,交纳政治基金的人达98%。

工会政治基金的主要用途就是资助工党。资助形式有三种:(1)工会每年向工党交纳集体党费。从理论上讲每个工会交纳的款额基本上依据该工会交纳政治基金的会员数而定。1982年,交纳的款额是每个会员45便士,到1983年上调到每人50便士,1985年又调到70便士,到1994年,这个款额涨到1.80镑。但实际上,多数工会并不是严格按照实际交纳政治基金的人数来交纳党费的。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打了折扣。当然,有时是工党限制了一些大工会的集体党员人数,以削弱它们在工党年会中的已经有的巨大影响,因为在年会中某个工会所掌握的投票权是由其注册的集体党员数亦即交纳的党费款额决定的。因此,几个大工会的集体党员数都少于其实际的会员数。如运输和普通工人工会有会员155万名,集体党员数为125万名;第二大工会——工程工人工会有会员944千名,入党人数为854千名。但不管怎样,工会交纳的党费构成了工党常规年收入的主体部分。据统计,从1973至1983年,每年工会交纳的党费都占工党年总收入的42—83%;其中1977年,工党年总收入是1,536千镑,工会的党费是1,268千镑,后者占前者的83%;1983年,工党总收入为6,200千镑,工会的党费为3,000千镑,后者占前者的48%。

(2)对工党竞选的资助。每到大选时,工党要设置大选基金,以提供本党竞选费用。大选基金的主体部分来自于工会的捐赠(党费以外的)。从1978年起,大选基金的筹集工作由一个在这一年建立的名为“工会会员争取工党胜利”的组织负责。所有加入工党的工会都被要求加入这个组织。该组织不涉及政策问题,只关心如何在财政上资助工党,同时也关心党的组织、宣传和政治教育。在大选以外的时间里,该组织还在补缺选举及日常事务中帮助工党。1983年,该组织从工会那里为工党筹集了2,200千镑。其中捐赠超过100千镑的有:运输和普通工人工会500千;普通和市政工人工会280千;全国矿工工会225千;公共雇员全国联合会220千;混合工程工人工会150千。更为有趣的是,据工党全国执委会1983年的报告,从未加入过工党的电讯管理协会在1983年还捐赠了18千镑;另一个未设政治基金的银行保险金融工会也捐赠了500镑,该工会曾明文禁止自己进行政治捐赠,宣称自己将不属于任何政党。

(3)对工党地方选区组织的捐赠。这笔捐赠主要是用来资助议会候选人。在1 933年黑斯廷斯工党年会上,工党做出决定,限制加入工党的组织对选区党组织捐赠的数额。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广为人知的“黑斯廷斯协议”这个文件中。后来这个文件几经修改,到80年代时,规定:工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议会候选人所需要费用,其最大限额为全部费用的80%。此外,工会还可以承担每年选区协会的组织和登记费用,其最大限额在农村选区要高于城镇选区。在雇用专职代理人的选区党组织,工会每年的捐赠最高限额可以提高到能够支付代理人的薪金。在1983年,得到工会资助的工党候选人有170人,其中122人当选为议员;1979年相应的数字为191和150。很明显,得到工会资助的候选人比没有者在竞选中获胜的机会大得多。1992年工会资助了173个候选人,其中143人当选,当选率为83%;而在没有被工会资助的461个候选人中,只有128人当选,当选率为28%。也就是说在1992年大选中,一多半工党议员和1/4多的候选人是得到了工会的资助。当然,很多得到工会资助的议员和候选人本身就是工会的人。19 83年,有24名议员来自运输和普通工人工会。其他几个大工会所拥有的议员数分别是:矿工工会14人;工程工人工会12人;普通和市政工人工会11人;铁路工会10人;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协会10人。

工会对选区党组织的资助主要用于如下的支出:A专职竞选人员的费用和租用办公设备的费用;B组织和培训工作的费用;C每年大约750镑用于选区党组织的日常开支;D支付代理人薪金的70%。

除了工会外,合作党(英国合作社组织的党)也资助工党的候选人。1983年合作党资助了17个候选人,其中有8人当选。关于合作党对工党候选人资助的具体事宜在“黑斯廷斯协议”中也做了规定。实际上,“黑斯廷斯协议”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加入工党的工会和合作党之间在席位上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