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13053900000044

第44章 用良好的沟通帮助孩子搭建人际关系的桥梁(4)

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很快会成长到两性爱慕期。同时,同性依恋并不等于同性恋,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以能促膝长谈,倾吐心中的悄悄话,同时,他们又排斥异性。所以,他们的亲密朋友都是心心相印、以诚相待、息息相通的同性同龄人,这是正常的现象。由于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处于发育阶段,性成熟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他们幼稚的思想意识相矛盾,朦朦胧胧的性心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盲目的手段体验性感觉,如拥抱、亲吻、玩弄外生殖器等。其发泄对象多是他们亲密的小伙伴,所以不应该视为同性恋。

尽管如此,对少年时期这类同性相依现象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同性之间过分地依恋,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的人格,产生社会交往的不适应感,将自己囿于狭小的人际交往圈中,成人后容易发展成同性恋。如果青少年和同性关系异常、密切依恋,会产生只有和同性在一起玩耍交往才舒适协调的意识,到了和异性进一步交往的年龄时,可能仍然不愿意或害怕与异性交往接触,此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可能导致其拒绝、厌恶异性,追求同性或独身。所以说,同性依恋现象也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虽然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但是正确的引导还是必要的。作为家长,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判断孩子依恋的原因

拿出一张纸来,让孩子想想如果和依恋对象分开,自己会怎样。不要单纯地让孩子写出:焦虑、伤心、难过等情绪,要让孩子写的是,比如和他分开自己就只有一个人,和他分开他就会和张三好……通过其写下来的线索,你可以知道孩子的依恋到底是出于哪种原因:对独立的恐惧?对父母依恋的转移?逃避异性爱?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在孩子的依恋后面真正需要的东西。一般来说,找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着手解决就很容易了。

2.帮助孩子通过同性得到成长

因为孩子依恋的对象通常具有孩子自身没有而希望有的一些品质,现在,将孩子最欣赏依恋对象的品质写下来,并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孩子也能够拥有这些品质。当孩子也具有这些品质以后,他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就会变得自然了。

3.扩展孩子的同性交往圈

可在温馨亲切的气氛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识地介绍几个与其志趣相投的男女同龄人给他认识,让他们共同学习、娱乐、交往,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

4.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

让孩子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感受到异性的优点,即便起初孩子因羞涩或者由于某些特定习惯觉得异性不好,做父母的也不应斥责或者冷眼相待,而应该鼓励孩子与异性继续交往下去,通过慢慢熟悉达到慢慢理解的地步。

5.鼓励孩子以独立心态交友

告诉孩子: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很正常,不过即使两个当事人之间没有问题,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能否被周围环境认可。同性间的交往,还是顺其自然为好,这样周围的人也才会感到自然。同时,要注意以独立的心态、独立的人格来进行活动与交往,不要对孩子言听计从,要让孩子学会保留自我。

早恋不可怕,关键在转化

曾小雪和妈妈就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但是,自从小雪进入初中后,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开始偷偷写日记,日记本上还上着小锁。女儿是怎么啦?妈妈可真想打开女儿的日记本看一看。但妈妈知道,女儿的秘密如果丢失了,心就会锁上,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于是,妈妈有意识地增加了和女儿在一起聊天的时间。

有一次,妈妈主动和女儿谈起自己青春期的一些心态,谈到自己少女时代对异性的好感。说到一些趣事,小雪竟听得哈哈大笑。笑过后,小雪若有所思地说:“想不到你那时也这样。唉!”

“你是不是也有什么苦恼?”妈妈关心地问。

“妈妈,我很喜欢我们的班头,他的成绩非常好,而且长得很高大、帅气。只要一想到他,我就心跳加速,总是希望他能注意我。我该不是不良少年吧?”

“噢,这很正常的啊!你想想,你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进入对异性有感觉的人生阶段了。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才是不正常的呢!”

“你说我这算不算是早恋?”女儿忧心忡忡地问。

“傻孩子,这叫什么早恋啊!这只能算是异性之间的好感而已。当然如果你不用理智去控制,也有可能发展成早恋,那就会对学习、对人生带来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你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把握好自己!你不是希望他也注意你吗?你可以把自己各方面搞得更优秀,努力把学习成绩提高,争取超过他,让他反过来对你刮目相看啊!嘿,那时候你才荣耀呢!”

“对呀!”女儿高兴地说。

由于女儿化“爱情”为动力,加倍努力,期末考试时,她的成绩大幅提高,已接近班长了。小雪信心百倍地对妈妈说:“下次考试我一定要超过他!”

青春期,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幼稚与成熟同在,烦恼与希望并存。青春期是直接关系和影响一个人一生荣辱与成败的关键时期。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时,确实会面临许多烦恼,会充满迷惘、感到困惑甚至手足无措,这是每个人成长都要经历的。

孩子早恋的常见心理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种是精神空虚型。青春期正是人的精力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大好时光。但是一部分孩子未能把充沛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发泄这部分过剩的精力,于是早恋便来到了他们空虚的心灵之中。有的甚至同时与几个人“谈朋友”。

第二种是爱慕虚荣型。这种类型以女孩子居多。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加上流行的爱情歌曲和表现性爱的影视及书籍的诱导,少男少女的潜意识里产生一种渴望被认可、被赞美甚至被追求的冲动。如果她平时在学校里因成绩好或表现好常受到表扬,或在家里能得到家长的肯定,这种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分心的危险也就小些。如若不然,加上外部因素的诱惑,比如有人向她表示好感,甚至自认为别人在向自己表示好感,或遇到居心不良者出面介绍撮合,她就会分心。

第三种是盲目钟情型。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迈进了多梦的年华,对异性的好奇、对两性问题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了怀春的萌芽。大多数人的这种感觉如浮光掠影,一闪即逝。不过也有少数多愁善感的孩子会被它困扰。

第四种是好奇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理及性的逐渐发育成熟,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对异性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并且时时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探索和尝试的愿望。他们积极观察异性,并试图通过同学、朋友、报刊、影视等途径寻求答案,或者用不正常的方式发泄和尝试。

第五种是模仿心理。有的青少年并不明白爱情的真正含义,但看见别人在谈“恋爱”,自己也跃跃欲试。而且群体之间有着“平行影响”,一个班级只要出现一对,马上就可能会有第二对、第三对。

第六种是逆反心理。有一种心理效应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青少年在恋爱初期,外人越反对,两个人的关系越紧密。外界越不让怎么做,自己越要怎么做,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掉进情感的旋涡。因为家长有一套理论:孩子对异性发生兴趣,就一定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前程。所以,他们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蛛丝马迹,不是搞侦察追究,就是围追堵截,采取各种手段防患未然。

对于青春期的男孩子长胡子、变声了,女孩子来月经、乳房发育了等现象,家长可能都极其平静,将其视为生命成长的一种自然。但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喜欢跟异性交往了,家长就立刻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惶恐不安。

为什么我们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却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把情感看做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看做是孩子成长中自然流动的一种生命气息和情绪。其实,此时的孩子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爱情的本质。在他们的感情世界中,具有和爱情截然不同的感情特点。

(1)朦胧性。越是紧张的时候,恋情越容易点燃。因为情绪太紧张了,人的感情变得异常脆弱,需要宣泄。这种情况下,谁能理解孩子,孩子就容易跟谁亲近,恋爱可以给人的情感以暂时的安慰,也可以让人逃避紧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给害怕竞争的人以借口。孩子以为这是在恋爱,其实呢,他们还分不清在这种情感中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2)变异性。18岁之前的“爱情”的特点是:主要是被异性的外貌吸引,其次是性格或专长的吸引,因此常常很不稳定。也许孩子今天对一个人迷恋得茶不思、饭不想,几天之后又觉得他一无是处。

(3)单纯性。孩子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没有成年人谈恋爱时对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

(4)矛盾性。面对感情变化的漩涡,孩子无法自拔,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如果你的家里有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男或少女,在其早恋这个问题上该怎么处理呢?

1.理智地面对

当你发现孩子的情绪有了波动时,不要慌张,也不要“横刀立马”地挡在孩子面前,请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并对他的长大表示祝贺,它说明你的孩子已经被人关注、被人欣赏了。但同时,也要提醒孩子,这其中的喜欢,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它是青春期性发育成熟时的性意识萌动,它飘忽不定,很难长久。

2.让孩子正确对待,敢于说“不”

必须让孩子明确,此情暂不宜接受。可以告诉孩子,此时两个人前途未定,可变性还很大,实际最终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从情感上说,大都是一时的冲动,难以永久;在意志上,自制力差、感情用事,易做出“越轨”的事情;从经济上看,远未具备恋爱的经济基础;从精力和时间上看,必然出现与学习争精力、争时间的矛盾现象,从而影响前途、丧失机遇,那真是得不偿失。总之,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宜贸然接受人家轻率抛来的绣球。

3.帮助孩子进行冷处理

自己和孩子一道注意保护对方的自尊心。告诉孩子不宜轻易嘲讽、训斥、谩骂对方,或随意报告老师,向同学公开,使人家难堪。这样是不理智的,也是不文明、缺乏修养、不尊重人的表现。对方写信、递纸条多半是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进行的一种试探,对此孩子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照常与之正常交往,既不过于疏远和回避,也切不可过于热情、亲近,可略冷淡,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心意。这样既不伤害人家,也让对方知道这只是一厢情愿,并顺便给其一个“鸣金收兵”的台阶下。

4.将孩子的爱慕对象朦胧化

青春期孩子的爱慕对象比较朦胧,常常是某一类型的理想化人物或是生活中的近似人物。家长往回拉一拉,就可以拉回到友谊上来;推一推,就可能推向早恋。如果孩子接到的情书,正是他所喜欢的对象,我们用近似人物将爱慕对象模糊化、群体化,是有效果的。比如对所有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评价,将每个同学的优点帮孩子进行一下分析,让他感受到,自己喜欢的对方不过是大众中的一个。

5.采取接纳的态度,认真听取孩子的感受

只有孩子信任父母了,才有可能采纳父母的意见,接受父母的影响。平时应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经常制造亲子密切交流的机会,多倾听、多了解孩子的心声。注意不要有偷看孩子的日记和跟踪孩子等不适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