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13053900000030

第30章 温暖和爱的话语是照亮孩子心灵的阳光(2)

(2)主观原因。从主观方面看,由于个人的容貌、身材、体质、能力、知识等条件的限制,使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挫折。

例如,有的女学生梦想当空姐,飞向蓝天,但由于自身条件不够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心理挫折就主要是由主观原因引起的。

另外,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动机要求,当个人欲望与国家或集体利益、与社会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时,内心也有可能产生挫折,这种挫折主要也是由于主观原因引起的。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如果孩子遭遇挫折,父母该怎么办呢?

1.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受到挫折的困扰,让孩子的心态平稳下来

将自己的挫折故事讲给孩子听,不但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在所难免,还能让孩子将自己的挫折感受以及原因向父母亲倾诉,以达到沟通的目的。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每个人由于自己能力的限制,客观条件的限制,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总是成功的,挫折的确在所难免。因此,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让他懂得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怜自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是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2.理出受挫的原因

既然挫折在所难免,那么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重要的就是帮助其学会理清思路,也就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之后,好好考虑下一步怎么办,然后重整旗鼓,为下一次挑战作准备。

3.不要否定孩子,也不要让孩子自我否定

孩子受挫折的时候,自身很痛苦,父母这时候更不要只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特别是不要用“你真笨”这几个字来否定孩子,因为这三个字对孩子的自信心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任何人都有不懂的问题,即使再有学问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要记住:凡事尽力皆无悔!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可以了。

4.找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做

当发现孩子因为某件事情受到挫折的时候,交给孩子去做一些其力所能及且能完成得很好的事情,并注意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美,从而恢复其自信心,进而让其有信心能够战胜挫折。

5.增强孩子的心理耐受力

所谓心理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主动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来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而所谓的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告诉孩子挫折也是好的事情,因为在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进行调查之后,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6.增强孩子的能力,以增强自信

即便孩子已经清楚了面对挫折时应该分析失败的原因,以便日后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明白,一个孩子如果总是遇到失败和挫折,这无疑对其自信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平时加强孩子的能力,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潜能,为孩子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每一次成功的体验,不管大的成功抑或小的成功,都会增强孩子的信心,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去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事情,在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和更为困难的情况下,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成功的体验和较强的能力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就不至于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失去希望和进行努力与尝试的信心。

孩子比较害羞,你该怎么办

敏珠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她总是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老师和同学们有时竟然会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她没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在课间或午餐时间里,她习惯于自娱自乐。陌生人和她搭话,她就会满脸通红,好像快要哭出来的样子,躲到妈妈的身后。

有一次,妈妈领着敏珠去快餐店,敏珠想要一杯可口可乐。妈妈就让敏珠到柜台买,但是敏珠不愿意自己去,和妈妈争执了10多分钟。最后经过一番练习之后,她才走到柜台前说出她想要一杯可乐,但是由于敏珠的声音太小,服务员没有听清楚,敏珠一下子哭了出来。

你的孩子是否也会这样?或者出现过下面的一些征兆?

——站在陌生人面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自己正在被人审视,不敢迎视对方的目光,感到极难为情。

——与人交谈时,面红耳赤,虚汗直冒,心里发慌。即使硬着头皮与人说上几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的。

——不善于结交朋友,于是常感孤独,常因不能与人融洽相处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而烦恼;不善于在各种不同场合对事物坦率地发表个人意见或评论,因此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换意见,给人拘谨、呆板的感觉。

——常感到自卑,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不是考虑取得成功,而更多的是考虑不要失败。

羞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害羞的时候,对青少年来说更为普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97%的学生认为进行公开演说和核武器是世界上两件最可怕的事情。那么,羞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是先天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连举手投足、寻人问路也思前想后。

二是家庭教育不当。过分保护型与粗暴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造成子女怯懦的性格。前者,家长代替了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子女缺乏经验,生活办事能力差,单纯幼稚,遇事便紧张、恐惧、焦虑。后者,家长剥夺了子女思维和行动的机会,子女时常担心遭到批评和斥责,遇事便紧张、焦虑、消极、被动。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腼腆,还会心跳加速。久而久之,便致使其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三是缺乏自信和实践锻炼。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没有迷人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本领,属能力平平之辈,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没有信心,患得患失。长期的谨小慎微不仅使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此外,多数学生生活环境较好,凡事都比较顺利,缺乏锻炼的机会,这些也都是导致害羞的重要原因。

四是挫折的经历。据统计,约有1/4害羞的成人在儿时并不害羞,但是在长大后却变得害羞了。这可能与其遭受过挫折有关。这种人以前开朗大方、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屡屡受挫而变得胆怯畏缩、消极被动。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如果你的孩子很害羞的话,你该怎么办?

1.帮助孩子正确估量自己,树立自信心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让孩子多考虑“我要怎么做”;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应让孩子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人家是否注意。告诉孩子,当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孩子的注意。

2.让孩子勇于和别人交往

让孩子向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的人如邮递员、售货员等问好,告诉他们,与人交往,特别是与陌生人交往,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让孩子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以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3.教给孩子一些谈话的技巧

比如:在连续讲话中不要担忧中间会有停顿,因为停顿一会儿是谈话中的正常现象;在谈话中,当感觉脸红时,不要试图用某种动作掩饰它,这样反而会使脸更红,进一步增加了羞怯心理;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这只是由于精神紧张,并非是不能应付社交活动。

4.让孩子不要过于敏感

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和情感,让孩子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就会使自己惶惶然,更加重了羞怯心理。

孩子依赖心强,你该怎么办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所以要有壳的保护!

小蜗牛:为什么毛毛虫和蚯蚓不需要壳呢?

妈妈:因为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蚯蚓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没人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因为父母会老,朋友会散,而‘自己’却始终不会远离。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自己的困境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良机和快乐,只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把握。

人应该是独立的。独立行走,使人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当孩子跨进青春之门的时候,他就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他对别人尤其是父母的依恋常常困扰着自己。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随着身心的发展,孩子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有些孩子感到胆怯,觉得自己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他们容易失去自我,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不动脑筋,易产生从众心理。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往往表现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帮自己作决定。

依赖性强的孩子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孩子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像断线的风筝,没有着落,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都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会常常不知所措。

具有依赖性格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在对别人的依赖中迷失自己呢?这是因为:依赖的产生同父母的过分照顾或过分专制有关。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常常对子女过度保护,一切为子女代劳,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孩子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对子女过度专制的家长还会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要克服孩子的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他们。

1.要纠正孩子平时养成的依赖习惯,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教导孩子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或朋友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

2.要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

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着做。

3.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让孩子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孩子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孩子该干的事要让他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自己做个“小地主”。

孩子有些自负,你该怎么办

柳眉是一个初露才华的中学生,由于她骄傲自大,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不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差点儿落得一事无成。

柳眉在初中二年级时就立志要当作家,并发誓要当著名作家。她若能为此努力学习,脚踏实地读书、认真地写作,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可是柳眉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成天想入非非,要当“在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芒的大作家”,她认为自己天生具有大作家的气质,说什么“我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有成年人无法比的青春激情,有激情就足够了”。柳眉说:“老师都是些庸人,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讲些重复的死理论。一万句里找不到一句精彩的格言和奇特的妙语。”柳眉讨厌一切该死的书本和“枯燥的知识”,讨厌读书,说书都是别人、成年人、老年人写的,而她要创造!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