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13053900000014

第14章 给孩子点个赞,爱孩子就夸夸他(1)

每天夸孩子一句并不难

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者,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两封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分苹果,读来颇耐人寻味。

一封信是一个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妈妈听了,瞪了我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最大最红的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妈妈还夸奖了我一番。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同样是分苹果,却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个孩子学会了说谎,另一个孩子却从中懂得了一个令其终生受益的道理。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随便的闲聊,每一个平常的举止,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在父母的不知不觉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其实存在于构成孩子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孩子若生活在批评中,便会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接纳中,便会学会仁爱;孩子若生活在分享中,便会学会慷慨;孩子若生活在公平中,便会知道正义;孩子若生活在诚实中,便会懂得什么是真理。

教育孩子,常常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每天夸孩子一句,重要吗?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后者高五倍!

许多家长和幼儿教师都知道:如果今天夸孩子的手干净,第二天他的手会更干净;如果今天夸他的字比昨天写得好了,明天他的字准写得更工整;如果今天夸他讲礼貌了,明天他也会更注重礼貌……孩子其实很聪明,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他不仅心情愉悦,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大人提倡的,什么是大人反对的。这样,比家长直接对他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效果要好得多。

每天夸孩子一句并不难,但夸奖到位却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是受了欺骗,起不到激励作用。其次,如果夸错了,那反而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孩子会把错的当成对的,即使以后你想更改过来都很难,因为他心中的是非标准会因你的错夸而混淆了。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每天夸孩子一句吧,你很快就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父母怎样做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父母们带来一些启发,并为他们在表扬孩子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1.表扬要具体

对于孩子来说,表扬不能太笼统、模糊,不能简单地用“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棒”这样的一般赞语,而应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明白“好”在哪里。对孩子的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形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不良性格。

2.表扬的方式要变化

新颖的刺激、多变的刺激,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容易激发人们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父母多年不变地用单一的表扬方式,孩子听着无味道,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动机。父母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根本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厌烦。

3.表扬要看见过程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重视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成功的结果,激励孩子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即便失败了,奋斗的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财富。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更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家长干其他家务。因此,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表扬要视情况而定

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进步了,就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则需要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或成绩时,再对其给予表扬。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表扬的作用。

5.表扬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对孩子的表扬并非是多多益善,表扬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它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度,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轻重。

鼓励孩子多作自我肯定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微笑着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妈妈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学生,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5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微笑着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时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我知道这些话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我还是喜欢听,因为它是我学习的动力所在,妈妈的这层纸让我不停地奋斗、不停地进取。”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你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吗?你是怎样参加家长会的?你从家长会回来会和上面的这位母亲一样,无论他表现出色抑或平平,都微笑着面对你的孩子吗?

和孩子沟通,要先让孩子感到你很可亲,让他感到父母是关心自己的、爱护自己的,而不是为了训斥自己才和自己沟通的。亲子沟通的主要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后解决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我们初学开车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前面的标杆明明不能触碰,教练在跟我们大喊“别碰标杆!”事实情况是,教练越喊,我们就越是会撞上标杆,我们的潜意识只接受了“碰标杆”这样的实质性信息,而不是“别”这个信息。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不要给孩子一味地贴上“负标签”,孩子做错了一点小事,就训斥他丢人、卑鄙,甚至叫他“小偷”“罪犯”。有个孩子无意间对妈妈撒了谎,这位妈妈不是探明原因从而防止孩子继续这样做,反而把孩子关在门外,声明不要她了,她以后会进监狱,等等。家长的本意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牢记错误,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事与愿违。

所以,抚养孩子,做好亲子沟通,要求家长要切实地改变自己旧有的认知模式,以使沟通变得非常轻松。因为,有阳光的家长,才会有阳光的孩子。

有位专家经常和家长朋友们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千百次的肯定,他们的反应大多是很惊讶地“哇”一声,然后问专家是表扬孩子千百次吗?专家回答道:你可以一直这样理解,不过肯定孩子比表扬孩子更进一步,它要求家长不管在任何场合都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关注孩子,认同孩子。

培养成功和幸福的孩子的关键之一,是让孩子有高度的自信心,使其不会因为一时的成败或行为表现来影响自己的价值感。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由自信心再渐渐地发展出孩子的自律和自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和肯定的目光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

鼓励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他“滥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励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要分时间、场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再好的良药也不能下得过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过了头,那就可能变成了一个自负甚至唯我独尊的小霸王。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在鼓励孩子方面,家长应该怎么做?

1.坚定不移地信任你的孩子

认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有他自己的独立意志,并有着无限的成长潜力。始终坚定不移地信任你的孩子,认可他、赞赏他、鼓励他,必要时指出他在行为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使孩子建立积极自我形象的有效方法。

2.帮助孩子正视错误

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一下子感到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你应该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便是承认并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3.鼓励孩子多作自我肯定

对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的不断强化。强化孩子自我肯定的方法有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付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为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努力一次吧!”

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他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

对孩子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

年仅15岁的女中学生小华前后离家出走多达45次。她的父亲采取说教、责骂、体罚、跪求等方式均未能阻止她离家出走的念头和行为,反而加剧了她对父亲的怨恨和反抗。父亲最后不得已将女儿反锁在家中达一年之久,但最终还是被女儿设计骗过逃离家门。面对自己教育孩子彻底失败的事实,父亲伤心之余还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专家身上。教育专家在通过与父亲、女儿对话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之后,得出了一个令父亲吃惊的结论:孩子始终缺乏家长的赞美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