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穿袜子很有特点,他无论春夏秋冬,总穿袜子,冬天穿厚的,夏天穿单纱薄袜,几乎不光着脚穿鞋,哪怕是穿拖鞋也穿着袜子。他的袜子是清一色的长筒袜。
这是一种老式袜,是用棉织纺的,袜统长及膝盖。
60 年代初,中国开始流行短筒尼龙袜,在当时,有谁穿上一双尼龙袜,那可是很引人注目的,很值得骄傲的。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顺应这种潮流,经毛泽东同意后,给他买了几双尼龙袜。但毛泽东穿后,觉得脚发烧,便再也不肯穿尼龙袜,很坚决地拒绝了这种新生事物,继续穿着长筒袜。
棉袜的袜口弹性不大,袜子经常松松地滑下来。
1962年,埃德加·斯诺在中南海再一次见到毛泽东,他这样描述着:“他身穿一件领子扣紧的素色深灰呢料上衣,相同质料的裤子,毛的皮鞋已经需要擦油了,一双纱袜松松地掉到了脚踝上。”
1959 年,毛泽东回故乡韶山,在故居前坪坐着照了一张相,相片上毛泽东的袜子也是松松地缩着。
因此,每当毛泽东要参加重大活动时,工作人员就用别针把袜子别在衬裤上,防止下滑,以免“影响形象”。
毛泽东的袜子数量虽多,可大部分都是破了洞或重新织补过的。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五六十年代,主席的袜子破了,就由工作人员用碎布头什么的打个补丁。这样,只要坐下来,就会赫然露出补丁。所以,毛泽东接待外宾时,他总要事先提醒:“主席,坐在沙发上要收回腿,一伸脚,就会‘露馅’了。”
简朴是毛泽东一贯的生活作风。1932 年,曾志在福建漳州见到毛泽东,一眼就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得又薄又稀了。毛泽东见曾志盯着他的袜子看,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子珍把袜底从中间剪开,翻到两边,又缝了袜底。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底了,袜面也太稀薄了,经不起洗了。”
曾志在忆起这件事时还深有感触地说:“主席这样简朴,有些人不相信,可我是亲眼所见,事实就是事实。毛主席的廉洁,在当时也是少有的。”
在延安时,毛泽东的服务员李晋用自己纺的纱为他织了双袜子,毛泽东舍不得穿,让李晋纳了双布袜底,然后把织的袜子从底下剪开,翻起来围上,再把布袜底移到下面。毛泽东说:“这样经磨耐穿。”
在毛泽东的故乡韶山,过去的几十年间,农民们一直使用着这种办法制袜子,这样,一是暖和,二是耐穿。毛泽东把这种地地道道的“土办法”继承着,发扬着。
《内经》曰:“膝者筋之府。不可着冷,以致筋挛筋转之患。”
现代医学认为,脚离心脏最远,对冷非常敏感,当气温降至7℃以下时,就开始发凉,进而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
因此,耐寒力差的人,冬春季要注意足部保暖、鞋袜应宽大柔软舒适,特别注意保暖。其实,毛泽东穿这种长筒袜正合了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