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13051200000015

第15章 生命在于运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使人们的体力劳动明显减轻,生活节奏紧张,脑力劳动增加,缺乏体力劳动和肌肉锻炼,使人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身体脂肪容易增长,心脑血管病日趋增多。

在这个人类更需要适当体力活动才利于健康长寿的课题上,毛泽东较早地又较完整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体育锻炼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他自幼至老身体力行,有着卓越的预见性。他说:“外国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我赞同。”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适当降低糖,还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蛋白,后者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有利的。因此适当运动锻炼对促进健康与长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前所述,年轻时的毛泽东是一位运动的骁将。爬山、远足、徒步跑、游泳,他无一不是积极分子。

后来,由于体力活动少,毛泽东又经常采用按摩、擦澡,这对防止肌力减弱作用很大。他经常进行游泳、日光浴、空气浴等运动。这促使了皮肤血管收缩功能的加强,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增加耐寒力,对防止感冒确有实效。

感冒对老年人绝不是小病,它常是诱发大病、重病的导火线。正由于多年坚持这些活动,毛泽东较少发生感冒,并且几乎没有呼吸道感染,心肺功能一直保持正常。

爬山、骑马只能在偶一时期进行。爱好运动的毛泽东每日就坚持方便易行的散步、自由体操。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说过:“室外接触新鲜空气,活动全身关节,再加上跳舞活动,对消除脑力疲劳、减轻体重等大有好处。游泳是全身平衡发展的良好运动,对减肥、镇静、锻炼皮肤适应温度变化而防止感冒,真正帮助脑子休息都有作用。”

古代养生家和现代医学都证明:运动就其作用说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理解得十分深刻。他一生都身体力行,坚持运动,坚持锻炼。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保健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种种有利于延年益寿的饮食原则,如:合理调配品种,平衡膳食;烹调合理,注意饮食卫生;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食宜清淡,食宜熟软;饮食以时,膳食平衡,寒热适宜;等等。他们还从“药食同源”出发,提出了“食疗”理论,根据饮食的味性进行施治,以“中和”为本,起到治病与滋补的双重作用。

毛泽东的饮食很有科学健康性,又有着个人喜好的特色。他随心所欲,但是,又顺其自然;可以说,他是一个很好地处理了个人饮食嗜好与科学健康之道关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