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13051200000104

第104章 多情亦是大丈夫

意志坚强的毛泽东,认准一个真理,便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绝不随波逐流,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正因为他择善固执,不肯屈从,所以几度被罢官,几度受打击,即使如此,毛泽东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价值选择上,他认为有人格的得生为第一,奋斗被杀第二,自杀第三,屈服最后。

毛泽东最瞧不起的就是屈服。在一次讲话中,他指出:项羽是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也比汪精卫、张国焘好得多。我们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毛泽东对于中国历史上至大至刚从而奋斗被杀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邓演达、瞿秋白、方志敏、杨虎城、闻一多等人十分推崇,说他们“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充满大丈夫气概的毛泽东,也有着善感多情的一面。

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并且,毛泽东在看戏时也会动感情。一次,他观看《霸王别姬》,当看到楚霸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与虞姬生离死别时,毛泽东眼睛里湿漉漉的。他感情冲动地说:“不要学楚霸王。我们都不要学!”

20 年代初,毛泽东给杨开慧写过一首《虞美人》,词中说:“谁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泪也无由。”绵绵情意洋溢于字里行间。

在另一首为人熟知的《贺新郎》中,毛泽东笔下描绘的也是今朝霜重、半天残月,柔情绵绵、愁意凄凄,给人展示的是“热泪欲零还往”,“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内心感受和“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的蜜语柔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亦是大丈夫。毛泽东的内心世界从来就不是单色调的。在贴心人面前,在普通人面前,这种感情有着更多的展露,更深的体现。坚强意志并不排斥绵绵情感,搏击长空与纯绵裹铁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毛泽东关于勇敢与明智、松树与柳树、虎气与猴气的论述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