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忠告
13050900000007

第7章 不与消极的人为伍

人的一生,有很多东西是由不得自己选择的,如家庭背景、外貌长相,但又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由自己来选择的,如我们的朋友圈。“扩大你的社交圈,可以增加你的生活情趣,扩展你的生活领域,或帮你找到知己或帮你实现人生理想的人。但有些人显然不值得你与他交往,比如,那些拘泥于卑微、琐碎的人。”这是洛克菲勒对儿子小约翰的忠告。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得久了,必然会受到彼此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受到消极、不良的影响,我们在结交朋友时就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即:不与消极的人为伍。否则,当你专心致志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跑来给你浇冷水,告诉你这样做的种种不可行之处,此时你也会变得畏首畏尾,最终毫无成就。相反,若你的朋友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那么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他就会给你很多鼓励和指导,当你失败的时候他也会给你勇气和力量,这样你才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洛克菲勒说,从年轻的时候起,他就拒绝同两种人交往。第一种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深信自己条件不足,认为创造成就只是幸运儿的专利,他们没有这个福气。这种人只愿守着一个很有保障却很平凡的职位,年复一年浑浑噩噩。他们也知道自己需要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与成长,但害怕阻力,他们深信自己不适合做大事。这种人只会哀叹命运不济,却从不欣赏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更有分量、更有价值的人,他们失去了让自己全力以赴的意志和自我鼓励的能力,让消极占据了自己的内心。

第二种人是不能将挑战进行到底的人。他们曾经憧憬成就大事,也曾替自己的工作大做准备,制订计划。但是过去十几年或几十年后,随着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这样做不值得,因而放弃努力,变得自暴自弃。他们会自我解嘲:“我们比一般人赚得多,生活也比一般人要好,为什么不知足,还要冒险呢?”其实他们已经有了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害怕发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他们并不满足,却已经投降。这种人有些很有才干,却因不敢冒险,才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

不难发现,这两种人身上有着共同的思想——极易感染他人的思想——那就是消极。一个人的个性与野心,目前的身份与地位,往往同与什么人交往有关。经常与消极的人来往,自己也会变得消极;跟小人物交往过密,就会养成许多卑微的习惯。反过来说,经常受到大人物的熏陶,自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准;经常接触那些雄心万丈的成功人士,也会养成迈向成功所需要的野心与行动。

洛克菲勒对自己的子女说:“当你有任何困难时,明智的做法是找第一流的人物来帮你。如果向一个失败者请教,如同请求庸医治疗绝症一样可笑。”

洛克菲勒昔日有一个劲敌,名叫本森,他俩同时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本森曾开玩笑地对洛克菲勒说:“洛克菲勒先生,您是一个毫不手软而又完美的掠夺者,输给那些坏蛋,会让我非常难过,因为那就像遭遇了抢劫,但与您这种循规蹈矩的人交手,不管输赢,都会让人感到快乐。”洛克菲勒分不清本森是在恭维他还是在赞美他,于是说:“本森先生,如果你能把掠夺者换成征服者,我想我会乐意接受的。”本森笑了。本森去世以后,洛克菲勒动情地说:“本森先生是我昔日的劲敌,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受我尊重的对手之一,他卓尔不群的才干、顽强的意志和优雅的风度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即便是商场上强劲的对手,但是只要他品质良好、卓尔不群,洛克菲勒依然会真心地尊重他,并与他交朋友。“我们不能阻止他人成为那些无聊的消极分子,却可以不被那些消极人士影响,降低我们的思想水准。时时跟随思想积极前进的人,跟着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洛克菲勒在信中这样劝诫儿子,其实“不与消极的人为伍”一直以来都是洛克菲勒所秉持的为人处世之道。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条行为原则:多接近积极成功的人,少与消极的人来往。智慧箴言

行走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少不了朋友的帮助和搀扶。“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真心、诚挚地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若择友不慎,则随时有可能使自己滑入失败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