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忠告
13050900000043

第43章 学以致用才是王道

学以致用,是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一小部分,我们从小就接受着这样的教导,然而也须自问:是否真正做到了?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就越有力量。”事实上,他概括得并不全面,一个人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将其正确地用于实际生活中,他才能越有力量。概括来说,学以致用才是王道!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先人志士经过实践总结而出的经验和看法,它浓缩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知识是石,敲出生命之火;知识是火,点燃命运之灯;知识是灯,照亮命运之路;知识是路,引领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我们从来就没有否认过知识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然而,我们应该反对“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学习方式,培养自己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洛克菲勒曾对自己的儿子小约翰说:“儿子,我知道你是布朗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你在经济学与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可谓优秀。但是,你也应该清楚地知道,知识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洛克菲勒并不是轻视知识的作用,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人十分热爱学习的人,只是在他看来,学问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学问必须加以活用,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读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然而读书也并不总是万能的,像鲁迅先生的小说《范进中举》的主人公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书蠹,尽管读书破万卷,下笔似有神,但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却那么懵懂无知。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就像一部读书机器,他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牢牢记住了书本,熟练演算习题,考试过关斩将,学位直到博士,然而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时却变得异常困难。这种人无异于一个活的“硬盘”,对社会、对家庭都不能贡献知识的实际力量。知识学到这种地步确实是个悲剧!

很多人都迷信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知识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只有将知识付诸应用,而且是建设性地应用,才会显现和发挥出它的威力。”洛克菲勒如是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说。他还说:“在标准石油公司永远没有活字典式的人物的位置,因为我不需要只会记忆、不会思考的‘专家’。我要的人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能想出各种点子的人,是有梦想而且勇于实现梦想的人。”

是的,在现在这个竞争尤其激烈的社会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人才”。什么是人才?“企业要求的人才不是应试人才,而是做事人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系于一端,那就是人才的能力。”“我们比较看重的是人才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几乎所有的企业高管都这么说。事实上确实如此,利用旧有知识实现新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能够熟练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是所有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这也正如洛克菲勒所说:“有创意的人能为我赚钱,只能记忆资料的人则不能。”

洛克菲勒还曾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说:“引导我们发挥聪明才智的思考方式,远比我们的聪明才智要重要。即使是学历再高也无法改变这项基本的成功法则。”洛克菲勒不仅看重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提倡“不懂就问”。我们常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其意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但是,受自尊心、荣誉感的支配,很多表面上看来学识渊博的人对“不懂”总是难以启齿,好像向别人请教,表示自己不懂,是见不得人的事,甚至把无知当罪恶。实际上,这只是自作聪明罢了。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有一次,洛克菲勒要离开公司一段时间,此期间的一些事务就交给了儿子小约翰打理。临行前,洛克菲勒劝诫小约翰说:“如果你遇到某些棘手或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你要多向盖茨先生请教和咨询。盖茨先生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他忠实真诚、直言不讳、尽职尽责,而且精明干练,总能帮我做出明智的抉择,我非常信任他,我相信他一定会对你大有帮助,前提是你要尊重他。记住,每一次说不懂的机会,都会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在洛克菲勒看来,没有知识的人终无大用,但有知识的人很可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且,有知识的人太容易变得自负、不可理喻,总是认为“我懂了”、“我了解了”。事实上,有了“懂”的感觉,就会缺乏想要知道的兴趣,没有兴趣就将丧失前进的动力,等待他的也只剩下百无聊赖了。这就是因为不懂才成功的道理。

总而言之,我们要放开自己的手脚,伸长自己的触须,随时随地接受知识,活用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应做到“不耻下问”,这样必然就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智慧箴言

学无止境,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不仅要热爱读书,而且要善于读书,在读书时做到慎读精思、融会贯通、去糟粕取精华、举一反三;不仅要善于读书,还要善于活用书本上的知识,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耻下问”,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所谓管理者,即团队的“领头羊”,组织的中坚力量,而员工则是企业最重要、最富有创造力的“资源”,他们的贡献关乎企业的成败得失。现代社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很多,如善于学习、主动工作、乐于奉献、长于协调、感觉敏锐、执行力强等等。但最基本的素养一定不能忽略了,如尊重、关怀员工,知人善任,将它们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等。洛克菲勒曾经说过:“真心而言,我没有理由不善待那些用勤劳和智慧让我的钱袋儿鼓起来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去感激他们为我所付出的一切,况且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充满温情。”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其中的深意想必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