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忠告
13050900000036

第36章 尾声只是开始

人生在世,虽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终也不乏取得荣誉和成功的时刻。每每此时,人们难免兴高采烈,沾沾自喜,这乃人之常情。但是,如若在成功面前得意忘形,停滞不前,其结果可想而知。孔子说过:“富而无骄,难。”意思是说,人有了地位,有了财富,有了自己成功的事业,有了耀眼的成绩而不骄傲,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此,我们也必须时时刻刻谨记,成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骄傲自满而导致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大忌。

和洛克菲勒同时代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尾声只是开始。”不过,在洛克菲勒看来,卡内基只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公式,却没有提供其中的演算过程,“看来这个家伙就是不能改变自私的本性,总怕别人窥见他成功的秘密。”洛克菲勒开玩笑地说。

“尾声只是开始”,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铁匠是在试图表明成功是一个不断繁衍、不断累积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多产的母牛,当它产下一个牛崽之后,马上又怀上了另一个牛崽,如此往复,生生不息。尾声是一段路程的最后一站,又是一个新的梦想的开端。”洛克菲勒如是对自己的儿子小约翰说。事实上的确如此,成功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每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从平凡走向卓越,都必须拥有对目标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坚强的意志力,而一旦取得成功,短暂的歇息之后应继续前行,去追寻下一个成功。换句话说,在一个小小的成功面前,不能洋洋自得,不思进取,否则终将惨遭失败,追悔莫及。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历史上总是不乏后者。

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江淹,少年家境贫寒,为了改善家境,刻苦读书。由于他才智过人,很受当时的人的赞赏。到了晚年,他进了仕途,做了高官,功成名就,生活富贵,再也不用为生计而奔波。生活上没有了压力之后,没有继续读书、积累素材,因此文思也随之枯竭,再也没有名篇传世了。这就是“江郎才尽”的来源。

宋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文集里也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江西省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乡民,祖上世世代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5岁时,还未曾见过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很奇怪,就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马上写下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了它的篇名。从此以后,人们随便指定一种事物为题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写成,那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供欣赏的地方。同乡人对此都感到稀奇,有些人还用钱财、礼物来求方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利可图,便天天领着方仲永到处向同乡人求取钱财,不再让他读书学习了,没有必要的知识积累,等到他20岁的时候,已经毫无特色,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了。

由此可见,知识需要点滴的学习、长期的积累,放弃了学习、放弃了积累,人迟早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灵感尽失、才华枯竭的。

人的一生充满机遇和变化,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定不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技能,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才不至于落伍,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驾驭自己的人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洛克菲勒曾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说:“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用一个个小的成功把自己堆砌上去的,他们用尾声欢庆梦想的实现,又用尾声欢送新的梦想上路,这是每一个创造了伟大成就的人的品质。”

我国著名艺术大师齐白石年幼的时候没有机会上学,但是痴迷于艺术,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学习,从不让一日虚度,终成一代绘画大师,名扬海内外。

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人们几乎找不出别的年轻人,能够像他一样年纪轻轻时就凭个人能力取得了傲人的财富。比尔·盖茨曾说,他的梦想是“让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脑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个当初近乎异想天开的梦已经逐渐被实现。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必不可少。然而,这位成功者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停滞不前。他说:“我害怕失败。实际上,当我每天来到办公室,都会问自己:我是否在努力?是否有人做得比我们更好,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我们是否已经很好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呢?”

由此可见,我们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不沉湎于一时的成功,不骄傲于过往的辉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

智慧箴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一个人的成才与事业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天赋及其他,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学习与锲而不舍的奋斗。一个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不已的人,最终会在骄傲中毁灭自己,成功的人永远都离不开谦虚的精神及不懈的努力。要知道,尾声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