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忠告
13050900000026

第26章 就要做第一

在历史上,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军队往往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同样,一个做事不留退路、一心向前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他都不会后退,也不会逃避。洛克菲勒曾说:“对我来说,第二名跟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两样。”在洛克菲勒的心里,不给自己留退路,让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方能竭尽全力,锐意进取,就算遇到千万困难,也不会退缩,因为回头也没有路了,不如不顾一切地前进,还能找到一线希望。事实上的确如此,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拼命”和“豁出去”的信念,才能彻彻底底地消除心中的恐惧、犹豫、胆怯。当一个人不给自己任何退路的时候,他就什么都不怕了,到最后自然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一中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若晨星,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到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

“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4天之内要买车并拿到驾照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决定先赶快学会开车,以后再补办驾照。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了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开着车去公司报了到。

现在,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在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的那一刻,已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生活的无限潜能,只是很多时候只发挥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洛克菲勒曾经告诫自己的儿子小约翰说:“没有野心的人不会成就大事。”在洛克菲勒看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让关键性的想法“就要做第一”支配我们的各种思考过程。“就要做第一”的信念会激发人们的无限潜力,去创造成功;失败的意念则正好相反,常常也会引发失败。

洛克菲勒说:“我定期提醒自己:任何事情都要争取做第一,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好。成功的人并不是超人。成功不需要超人的智力,不是看运气,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为的平凡人。永远不要、绝对不要廉价出售自己。”让我们以此共勉,征服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阻碍,将事情做到最好,将成功收入囊中!

智慧箴言

纵览历史上所有成功人物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得知:他们的成功,往往是由坚定的成功信念浇铸而成的。他们从不肯屈从于所谓命运的安排,他们总能够从反对和怀疑中找到信心和力量。其实无论是谁,在确定自己要做某一件事情时,就应该执著、坚定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发,不做第一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