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俞敏洪一起创业
13045500000005

第5章 寻找榜样为自己加油

“俞敏洪语录”我的优点就是从来不嫉妒比我优秀的人,我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我的学习榜样。正是这一优点成就了今天的我……

“俞敏洪创造”在2009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巴菲特高居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股神”。

美国的《财富》杂志曾经采访巴菲特,问他如何走到这一步,成为“比上帝还富有的人?”

巴菲特说:“我给你们一个让自己的人生开足马力的建议:选择一个你钦佩的人,把你钦佩他的原因写下来。你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里面。然后,再写下一个你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下那个人身上让你拒其于千里之外的那些品德。我建议你们思考一下你们所钦佩的人的行为,使这种行为成为你们自己的习惯;同时也要留心一下你讨厌的人身上应受到斥责的东西,并下决心不犯同样的毛病。如果做到了,你也能成为富翁。”

刚入道时候的巴菲特,整天泡在费城交易所看走势图表,整天打探小道消息。但是,当时的巴菲特并没有收获许多财富。后来,巴菲特意识到自己应该向成功人士学习更快速致富的成功经验。于是,他先是申请到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后来又向知名的投资专家费雷求教。最后,巴菲特成为了一代投资大师和世界首富。

有人说:“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最喜欢的人是谁。”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要学习榜样,提高自己的境界。

俞敏洪一直比较推崇“宁为凤尾,不为鸡头”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要跟着比较“牛”的人走,哪怕跟的是个“牛屁股”,只有和这些“牛”的朋友在一起,才会有那么开阔的眼界,自己也会跟着“牛”起来。

俞敏洪身边的朋友对于俞敏洪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俞敏洪是个“海交”,最喜欢交朋友。从读书到创业,各行各业的朋友都有,这些朋友从精神到实际的帮助,都给与了俞敏洪很大的帮助。

还是在俞敏洪上高中的时候,班上一位同学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这是当年俞敏洪的学校唯一一位考上大学的人,这在全校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时能够考上大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向这个命运的宠儿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但是,大部分人在羡慕之后,转过身,继续重复自己平淡的生活。但是俞敏洪却把这位同学当作了自己的榜样,暗暗下定决心要超越这位同学。

可是,命运没有眷顾俞敏洪,第二年高考他仍旧没有金榜题名。俞敏洪想要放弃,但是想到这位同学春风得意的样子,以及众人投向他的艳羡目光,俞敏洪不甘心就这样落于人后,他选择了继续坚持。第三次,俞敏洪成功了,他考进了中国最好的北京大学。回想起这段往事,俞敏洪对于这位同学一直心存感激:如果没有这位同学成功经历的激励,自己也许就不会走进北京大学的校门,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走进了大学校门,俞敏洪发现值得自己学习的人更多了,他发现许多人都比自己更优秀,他就总是偷偷地、甚至是公开地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当时王强是俞敏洪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王强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从英文到中文水平都很高。俞敏洪在内心里是很佩服王强的。王强有一个嗜好,就是爱读书、爱买书,俞敏洪也跟着王强爱上了读书,爱上了买书。俞敏洪的家庭条件那时候比较清贫。俞敏洪的妈妈看到儿子买那么多书,心疼的不得了,她对王强说:“你以后不要再叫我儿子去买书了,再买就没有吃饭的钱了!”

俞敏洪在北大还有一个良师益友,就是现在的新东方学校的副校长、俞敏洪在北京大学的老师徐小平。徐小平可以说绝对当得起“才华横溢”这个词。关于徐小平最著名的一件事是1984年国庆游行队伍里,北大学子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标语,当天晚上,徐小平就和另外两个同学进行采访,写出了一篇洋溢着热情和激情的报道,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登出,直到今天,这篇报道仍然是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最著名的新闻报道,为人广为称道。

徐小平在北大曾任团委文化部长,所以,他可以说是北大学子的精神导师,许多北大学子都曾听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谈音乐、谈人生、谈前途、谈哲学。当时的俞敏洪就经常到徐小平家里,听徐小平高谈阔论,他听到激动人心处就赶紧记下来,回去就暗暗模仿。俞敏洪后来回忆说:“自己上课风格有一部分就来自徐小平。”

俞敏洪学习的对象还有他“睡在上铺的兄弟”包凡一。俞敏洪说:“他独到的批判精神和自嘲精神,对我后来的做事方式和判断力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在创业的过程中,俞敏洪更善于向他人学习。他刚开始到外面教书,就细心地观察自己任职的几个民办学校,从管理上、对学生的态度上,甚至对教学的看法上,用批判的眼光来进行审视,进行学习。他常常问自己:如果把这个学校交给我来管理,我会怎么做?正是这些在民办培训学校的思考和学习,使他对于培训学校的各种长处和缺陷心知肚明,最终促使他勇敢地离开了北大,开始创建自己的事业。

俞敏洪不仅把这些人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他当时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就不信我干不好,你们5年干好了,我干10年,你若10年干好,我干20年。再实在不行,我想办法把身体弄得健康一点,你们到80岁拉到了,我活到85岁,看着你一个个拉到。”

俞敏洪说:“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榜样,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这样,即使你不能够超越他们,你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俞敏洪和巴菲特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由于他们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所以他进步很快,最终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创业宝典”俞敏洪最喜欢和员工以及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想知道自己的价值有多少,看看你身边的朋友,选出5个朋友,他们价值的平均值就是你的价值。成功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学习成功的榜样。人生有了学习的榜样,也就有了成功的动力和方向。要想要成功,就一定要为自己寻找一位值得仿效的成功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可以直接为你提供成功的方法和策略。你只要如法炮制,就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因为你看到别人做到了,所以你会有信心。

成功最快速的秘诀是模仿和复制,然后伺机快速超越。向成功者学习,看似是一种模仿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它是一种模仿中的创新。学习成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创业实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创业的道路上同样如此。创业路上的榜样,不仅给创业者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创业的经验和技能上能够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创业榜样呢?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从古至今成功的人物实在是太多太多,在今天这个时代,就有俞敏洪、马云、史玉柱、唐骏、马化腾、李彦宏等,这些都是年轻人心中的创业英雄。那么,我们应该怎能向他们学习,又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

多看一些名人传记

多看一些伟人和企业家的传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创业者要多看一些中外的企业家传记,这比去念一个MBA重要得多。人生真正的道理,企业管理的道理,不在MBA的课堂上,而在这些实践者打拼的经历里面。他们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影响别人,如何把自己的企业一步一步从小做大,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也可以说是模仿的内容。

多思考成功人士的思维方法

大凡一个人能够成功,一定有他成功的道理。在向他们学习的时候,多想一下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多研究一下他们的思维模式,相信对于自己创业会大有裨益的。

多学习成功人士的做事方法

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来做,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所以,在向成功人士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学习他们的做事方法,看看他们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如何管理员工的,如何对待客户的,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坚固的基础。

学习成功人士的意志品质

大凡成功人士,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才最终获得成功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无法克服这些困难的。向成功人士学习这些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鼓舞自己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