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俞敏洪一起创业
13045500000002

第2章 序二

谁是俞敏洪

老师这个行当自古好像就和清贫紧紧地联在了一起,素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但有一个人却打破了这个说法,不仅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甚至还登上了福布斯的富豪榜。

这个人就是俞敏洪。

提起俞敏洪,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提起新东方,大家都会如雷贯耳,尤其是想要出国的朋友,一提起学习英语,恐怕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新东方。新东方是中国英语培训的领头羊,中国大约有70%的留学生都是在新东方走出去的。

俞敏洪就是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人称“留学教父”。

说起来,俞敏洪创办新东方好像是“无心插柳”之作。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一直到现在,俞敏洪都认为自己不是聪明的人,事实好像也的确如此。他高考连考了三年,前两次都失败了,而且成绩有点惨不忍睹,不过勤奋的他第三次却一鸣惊人,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大学里,俞敏洪仍然觉得自己很笨,来自农村的俞敏洪,不懂琴棋书画,不会唱歌跳舞,只能成为“站在角落里的观众”(徐小平语),甚至连自己最引以自豪的英语,在北大也成了哑巴英语。

这一切都使俞敏洪很自卑,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努力。

他夜以继日地练习自己的听力和口语,终于使自己的英语水平达到了优秀的标准。最终他凭着自己优秀的英语成绩,留校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如果照着这条路走下去,俞敏洪也许会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优秀教师,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就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副教授了”。

但是,人生的路总是峰回路转,难以预料,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迈向哪里。

俞敏洪想要做一名北京大学的优秀教师,但是这个时候国内出现了出国热潮,他的很多好朋友都走出了国门,留学海外。

俞敏洪没有想过要出国,但是俞敏洪的爱人却想要自己的丈夫出国,她甚至以“窝囊废”来督促自己的丈夫出国留洋。

无奈的俞敏洪开始了自己的出国征程,但是出国的路似乎比考大学的路还要艰难,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的大学也没有像北京大学一样青睐俞敏洪,竟然没有一所学校给俞敏洪一纸入学通知书。为了出国留学,俞敏洪只得更加努力。经过几年的申请,好不容易才有一所二流的美国大学给俞敏洪寄来了入学通知书,但却要他自己负担四分之三的学费,这对当时的俞敏洪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的钱财,他根本拿不出来,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出国梦,他只好到外边的培训学校教授英语做兼职来赚取自己的留学费用。

俞敏洪的人生从此改变。俞敏洪是个有心人,他在兼职的过程中,发现了英语培训这个当时绝对属于蓝海市场的行业,而且他对于这个市场越来越熟悉,他看到了里面的巨大利益。

这时,由于他在外兼职,违反了北京大学的规定,他被北京大学除名了。此时的俞敏洪已经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了。

就像有首歌里唱的那样,“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俞敏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要创办自己的英语培训学校。

万事开头难,他开始挂靠在自己兼职的东方大学名下,开了一个“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这两年的磨练使俞敏洪对于英语培训更加有经验,而且对于英语培训的发展前途更加充满信心。

随着经验和实力的增长,俞敏洪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学校。1993年,在中关村二小一间简陋的小平房内,新东方学校正式挂牌。

这是俞敏洪最为艰辛的时候。没有生源,没有资金,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为了招揽生源,俞敏洪在寒冷冬夜独自推着自行车,拎着糨糊桶,一个电线杆接一个电线杆刷着小广告,也刷着自己的希望。而自己的爱人则在租来的简陋教室里接待前来报到的学生,夫妻两个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梦想征程。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俞敏洪的课讲得好,而且他善于激发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所以他很快就在业内崭露头角。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新东方的学员已经达到了2万多人。

但是事业越大,俞敏洪越感到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能将新东方带到什么地方去?所以,他想到了自己在海外留学的同学。

他带上大笔现金,远赴北美,前去寻找这些精英。于是,在随后的几年中,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钢等一大批海内外的精英加盟新东方,组成了新东方团队,共同创业,开始了新东方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实力的增长,新东方内部的利益纠纷也愈来愈严重,经过不断的斗争、妥协,妥协、斗争,也是靠着俞敏洪的包容和宽阔的心胸,新东方最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为了一个股份制公司。

2006年,是新东方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年,新东方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44岁的俞敏洪身价达到2.42亿美元,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俞敏洪出身草根,身上除了知识分子的清高,更有着不甘人后的一股子奋斗精神。他说,“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只要你能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道尽了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以及如何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真谛。

俞敏洪的成功来自于他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他相信,做任何事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就行了。在他眼里,成功的奥秘就是如此简单。

有人说,马云的成功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取胜的,史玉柱的成功是以他的经商计谋取胜,而俞敏洪的成功,只能说是靠他的品格取得了成功。

回首新东方走过的历程,在无数次的沟沟坎坎中,俞敏洪都是靠着自己的品格使新东方起死回生。他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包容着万物,包容着所有人。最终,新东方走向了成功。

俞敏洪不是完美的,他的性格有点懦弱,甚至一直被其他管理者讥讽为“小农意识”,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人,创建了新东方,并且将新东方带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上市,将千万名学生送到了国外的著名学府进行深造。

俞敏洪心中最为牵挂的事情就是新东方,他曾经无限深情的说道:“不管别人是否喜欢新东方,走到今天,新东方已经变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变成了很多新东方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也有不喜欢新东方的时候,就像有时候不喜欢我自己一样。但是新东方变成了我生命的追求,我生命的呐喊,我生命的屈辱和光荣,我生命中无限的爱和恨的来源。”

俞敏洪知道,自己这一生再也无法和新东方分离了,“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心动反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就会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它如此地魂牵梦绕、日思夜想,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祝愿俞敏洪好运!祝愿新东方好运!